中評社北京2月26日電/過年回家給長輩買禮物,本想挑件新衣裳,或是買點保健品,一逛商場才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可供選擇的產品:防止老年人跌倒的智能無線襪,具有一鍵緊急呼叫功能的手環腕表,還有語音調控的空調……讓人挑花了眼。
如今,“銀發經濟”正加速成為經濟新賽道。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提出4個方面26項舉措,這也是我國首個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
銀發經濟為啥這麼火?一方面,市場有需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末60歲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國人口的21.1%,意味著中國邁進中度老齡化社會;據國家衛健委測算,2035年左右,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人,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如此多的老齡人口,為銀發經濟市場發展提供了充足的潛力。
另一方面,銀發經濟火熱,也是因為銀發一族有自己的消費意願與消費能力。新一代銀發一族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更注重生活品質,有自己的社交圈子和精神需求。且看老年大學裡,父母輩愛上了攝影、舞蹈和樂器;電商直播間裡,老年人也加入“蹲搶”大軍;天南海北的各大景區內,老一輩忙著拍照、打卡……印象中不愛花錢的叔叔阿姨,已悄悄轉變消費觀念,從“守緊錢袋子”變為 “花錢買舒適”“花錢買稱心”。據《中國老齡產業發展報告》預測,從2020年到2050年,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約4.3萬億元增加到約40.6萬億元。
和任何一個經濟門類一樣,銀發經濟要想發展好,必須處理好供給和需求這對核心關係。目前,我國銀發經濟邁出了從“無”到“有”這一步,供給體系已初步建立;但是,從“有”到“優”這個跨越,還需加緊步伐。
當前,市場上的產品與銀發一族的需求,尚有不適配之處。例如,一些大型養老機構建在郊外,雖然設施全、配套好,但老年人受“葉落歸根”“怕麻煩”等心態影響,更願意居家康養,上門助浴、社區食堂、陪同就醫等靈活服務供給反而有缺口。有的產品則是使用門檻過高:不少APP讓老年人找不到服務入口,一些智能終端看起來功能齊全,但是老年人不會用、不愛用,即便買回家也是束之高閣。
銀發經濟要想持久發展,還需摸准老年人的真正需求。在這方面,全國已湧現出一些優秀案例:江西一科技企業專門為老年人研製出“防裂襪”,襪子內的凝膠層可與皮膚緊密貼合,起到保濕防裂的作用;山東某家居裝飾公司設計出“坐式淋浴器”,水從兩側噴灑到人身上,腿腳不便的老年人可以坐著洗澡;此外,一些商業平台紛紛推出“長輩版”模式,切換後字體更大,界面清爽,沒有誘導性的圖標和小廣告……老年群體各自年齡段、教育背景、生活習慣皆有不同,有著差異化的服務需求。因此,衹有多層次、多樣化地滿足其需求,不斷推出個性化產品和服務,才能真正撬動銀發經濟這片萬億級的市場藍海。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王一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