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網評:傳統民俗不僅要春節火“出圈”
http://www.CRNTT.tw   2024-02-23 12:04:48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網評:傳統民俗不僅要春節火“出圈”,還要“火”全年

  來源:東方網  作者:二旦

  今年春節,很多地方掀起了追捧傳統民俗的高潮。從上海豫園的燈會,到福建“游神”,到潮汕的英歌舞,以及各地的社火……這些重新“火”出圈,甚至“火”到海外的新春民俗,讓人見識到了中國的地大物博、文化多樣,也領略到了民俗文化深藏的歷史內涵與文化自信。

  在這些民俗活動中,寄托著當地民眾對新的一年的祝福和美好生活的期待,也蘊含著當地居民對自己文化傳統的認同和傳承。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民俗文化表面上看仿佛是傳統回歸,而實質上是一股來自於人民、傳承於人民,又深藏於人民行為、語言和心理之中的強大精神力量,是人們心中“鄉愁”的重要依托。

  而民俗文化在新時代的重新爆火,一方面或可歸功於短視頻的傳播效應,但內在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以及營造的濃濃“年味”才是讓其迅速火出圈的主要原因。

  春節承載了感恩、慶賀、祈福的情感,千百年來已經深深融入了每個中華兒女的血脈中。而民俗活動滿滿儀式感,滿足了大家對“年味”的留戀及期待,它所承載的文化意蘊和精神追求,依然撬動每個人的鄉思。被城市化進程衝淡了的年味,就在這些民俗活動中,重新變得濃鬱起來。

  同時,民俗文化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也不容小覷。福州春節游神活動,這兩年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參加;廣東汕頭15支英歌隊帶來千人英歌舞大會演,吸引超過15萬人到現場觀看;衡陽非遺民俗游春節假期8天吸引遊客227.93萬人次……來自老祖宗的文化瑰寶,不僅增強了國人的文化自信,還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力。民俗文化與市場經濟的相互交融,正為各地振興發展注入新的動能。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