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機成為鄉村全面振興“新助手”
http://www.CRNTT.tw   2024-02-13 11:44:28
 
  於文華說,每斤黏豆包賣10元,每年都能賣1萬多斤,農閑時也有了收入。不僅如此,日益擴大的規模還帶來了更多的工作機會,村中參與製作黏豆包的10位村民,每人都能在農閑時獲得3000多元的收入。“我們不光一起做豆包,還一起拍豆包。有事幹,有錢賺,心情怎麼能不好。”

  如今,經由攝影宣傳,碾子溝村的靈芝和黏豆包已經成為村里的“名片”。“村里的靈芝大棚今年銷售額近50萬元,來打工的村民年收入在10萬元左右。”賈可心說。

  當地的文旅產業也因此而興。因攝影作品而對蛟河產生興趣的攝影愛好者慕名而來,為攝影采風隊伍提供食宿、售賣特色農產品,讓村民們更多地嘗到了攝影的“甜頭”。賈可心說,現在村民已養成每年曬幹菜的習慣,作為當地特色農產品年年供不應求。

  隨著短視頻等業態的發展,新的變化也在蛟河悄然萌芽。“大家好,今天帶大家體驗蛟河紅葉穀的穿行之旅……”視頻中,賈可心戴著厚棉帽,圍著紅圍巾,向網友介紹蛟河紅葉穀的冬日景觀。

  2022年,碾子溝村組織起了“短視頻工作室”,農民攝影家們開始為短視頻忙碌起來。“視頻的策劃、拍攝、剪輯都由我們農民攝影家自己負責。”賈可心打開手機向記者介紹,他在短視頻平台上已經發布了近百條視頻,擁有近5000名粉絲。

  呈現勞動現場、展現鄉村民俗、聚焦特色農產品……賈可心等農民攝影家開設的短視頻欄目將沾著泥土氣的火熱鄉村放在網上,受到歡迎。“每條視頻下面都有大量評論、點贊。”賈可心笑呵呵地說,“我們蛟河、我們碾子溝村,名頭是越來越響了。”直播也成了“新農具”。

  相機記錄生活,還可以“富腦袋”。“老百姓一手握農具,一手拿相機,他們拍攝出的作品,最質朴也最生動。”蛟河市文化館館長田宇說,蛟河農民用快門記錄有煙火氣的鄉村圖景、美不勝收的山水畫卷,既豐富了自己的生活,帶火了鄉村的產業,也成為鄉村全面振興、東北全面振興的有力見證。

  (來源:人民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