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中國與東盟正式啟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以來,雙方關於危機管控的對話機制日漸成熟和穩定。雖然“南海行為準則”牽涉多方利益,其磋商過程曠日持久,但在此過程中,中國與東盟國家審議通過《中國與東盟國家關於南海適用<海上意外相遇規則>的聯合聲明》和《中國與東盟國家應對海上緊急事態外交高官熱線平台指導方針》,為各國有效管控意外風險、維護南海局勢穩定創造了有利條件。甚至有學者認為,磋商的過程比磋商的結果更加重要,因為中國與東盟在此過程中加深了瞭解、增強了互信。
經過十年的努力,中國與東盟國家已經完成“南海行為準則”的一讀、二讀審議工作,目前正式進入三讀階段。中國與東盟的對話與磋商之所以能夠取得積極進展,正是因為雙方都秉持著平等與相互尊重的原則,同時拒絕域外國家的干預——這是真正多邊主義精神的體現。但隨著南海地區形勢的日漸緩和,美國卻不甘寂寞,試圖通過代理人插手南海事務,促使南海問題國際化。
2013年,在美國的暗中支持下,菲律賓就南海管轄權問題向海牙國際仲裁法庭提起單方面“仲裁”。但東盟卻拒絕對該“仲裁”的結果進行表態,因為菲律賓的這一舉動實際已經挑戰了東盟在處理南海爭議中的中心地位,注定得不到東盟的支持。而且,美國作為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也根本無法取信於東盟國家。2015年,時任印尼國防部長裡亞古都就公開向美國喊話:“如果地區國家能夠自己管理南海,就沒有必要讓其他國家捲入。”
正是因為菲律賓自知在中國-東盟的多邊對話機制中占不到便宜,所以才另辟“歪路”,打起了繞開東盟構建南海地區“小圈子”的算盤。但是“南海行為準則”代表的是東盟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菲律賓的“甩手單幹”無異於背信棄義之舉,必然會招致其他東盟國家的強烈反對。就在馬科斯訪越前夕,印尼總統佐科專程出訪菲律賓、越南和文萊三國,公開表示印尼接受“南海行為準則”,並將加速推動談判進程。佐科總統此行無疑是在敲打某些國家不要對東盟“三心二意”。
2022年,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東盟秘書處發表演講時曾指出,圍繞著亞太地區的前途正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走向:一種是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維護真正的多邊主義;另一種是重拾冷戰思維,將區域經濟陣營化。開放還是封閉,合作還是對抗決定著亞太地區各國的前途和命運。南海問題具有複雜的歷史經緯,也牽連著周邊多個國家的切身利益。在當前中美博弈的時代背景下,域外國家的干預又使得南海問題面臨著國際化的危機。但越是在挑戰層出不窮的形勢下,中國與東盟越應當堅持獨立自主和真正的多邊主義精神,強化“南海行為準則”的共識框架,不能讓個別國家的“小圈子”影響了南海和平穩定的大格局。
來源:中國網 評論員:樂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