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完善網絡監管法律
近年來,新加坡網絡犯罪活動不斷增加。新加坡警方去年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1月至6月,警方共接獲24525起針對詐騙事件的報案,比2022年同期大增69.4%。詐騙類型包括求職與假冒朋友電話、電子商務騙局、網絡釣魚、投資詐騙、借貸騙局及冒充官員等。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騙案累計造成新加坡用戶經濟損失約20億新加坡元(約117億港元)。
新加坡通訊及新聞部部長楊莉明此前表示,網絡犯罪往往發生速度極快,給受害者帶來巨大損失。新法重視各方之間的聯動,追求時效性與專業性,是努力打造安全網絡空間的重要一步。
針對外界有關當局執法時會否侵犯個人隱私或鉗制言論自由的關切,楊莉明表示,憲法已保障言論自由,但言論需要有合理的界限,否則會對個人或社會造成傷害,政府將在防止罪案和保護隱私間取得平衡。
為淨化網絡生態,新加坡政府近年不斷完善相關法律法規。2019年10月生效的新加坡《防止網絡假信息和網絡操縱法》(POFMA,俗稱“反假新聞法”)規定,社交網絡平台須在當局認為是虛假新聞的內容旁附上警示,甚至删除信息、封鎖相關賬戶和網頁。
去年12月15日,新加坡網絡安全局宣布,將修訂網絡安全法令,擴大網絡安全總監的權限,以監管關鍵時期面臨更高風險的數碼基礎設施,如數據中心和大規模雲服務供應商,以及擁有敏感信息、關係到公共利益的機構。
(來源:大公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