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樣一種“生意”的繁榮,或也提醒專業化的公益組織,可以通過強化信息對接、豐富公益形式等,讓更多有心力和興趣,但未必是真正的志願者也有機會參與到支教等公益行動中去。要知道,個人“體驗”需要的滿足與公益價值的實現,並非完全對立的,只要處理得好完全可以兼容。需要釐清的一個誤區是,公益慈善不該簡單地認為是“利他”,而實際是利他與利己的統一,因為多數情況下,行善的一方在幫助受益對象時,自身也能夠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因此,面對這類逐步興起的“旅遊式支教”,專業化的公益組織,或許也應該要有所啟發。
當然,社會真正反感的或許並不是一些人把支教當作了旅遊體驗,而是那些出於更功利的目的,甚至扭曲公益價值的行為。如純粹是為了給個人簡歷鍍金,乃至通過刻意誇大公益貢獻的方式去謀求一種“變現”。對此,家長和學校還是應該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功利與情懷之間,商業與公益之間”引導孩子作出理性的選擇。畢竟,公益不是人生附加的光環,不是升學的捷徑,更不是只在遙遠的“大涼山”才能實現,豐富人生體驗也未必一定要選擇“公益”的方式。
來源:光明網 作者:朱昌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