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水務署署長邱國鼎表示,未來水資源管理策略重點將主要在控制用水需求,以及提升水資源韌性方面,其中包括降低水管滲漏率、智能監測供水管網狀況,同時更多使用循環再用水、再造水等,以應對未來的水資源挑戰。
邱國鼎表示,水務署日前剛與內地簽訂2024至2026年東江水供水新協議,將繼續沿用“統包扣減”機制,並訂明每年供水量上限為8億2000萬立方米,保障香港的供水可靠性達到99%,如有進一步需要,供應可增至每年11億立方米,為香港供水提供更強保障。此外,水務署預計今年上半年頒布新修訂的香港食水標準。
邱國鼎提到,在2023年的本港用水量中,水管滲漏率達到14%,爆喉情況共出現34宗,已較2000年時的25%和2500宗有了大幅下降;同時,現時每年人均食水量為142立方米。為控制用水量,水務署目標到2030年時,將水管滲漏率持續降低至10%以下,並將每年人均食水量降至121立方米。
同時,水務署正針對食水監測建立智管網,包括在全港的食水次分配管網內,設立約2400個監測區域,以持續監測及分析供水管網狀況。邱國鼎表示,2023年已完成約2000個監測區域,初見成效,項目整體預計於2025年完成。
增循環再用水項目
在提升水資源韌性方面,除了利用海水化淡廠,使用多元化而且不受氣候變化影響的水資源,此外水務署亦計畫在新發展區或遠離海岸的內陸地區供應循環再用水,用作包括衝廁、區域冷卻、灌溉、清潔街道等用途;以及石湖墟再造水廠將於今年上半年落成,預計分階段向新界東北地區供應再造水;安達臣道的中水重用系統預計於今年分階段投產,以配合安達臣道石礦場發展項目的進度和入夥人口數目。
(來源: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