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0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要想果樹長得好,冬季剪枝少不了。”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煙洞溝村,蘋果種植大戶馬文昌的家庭農場裡,果農們正忙著為蘋果樹修剪枝條。
“我種的蘋果畝產達4500公斤,今年力爭突破5000公斤。”馬文昌的家庭農場內,矮化密植果樹整齊排列,自動化防雹網有效減少災害損失,開闊的行距為機械化作業留足空間,水肥一體化的滴灌設施貫穿其間。
寶塔區設立蘋果產業發展專業技術服務指導機構,創新果樹栽培與管理技術,馬文昌的家庭農場就是新管理模式下的現代化示範園區。“2023年,我們帶動14戶村民擴種了300畝蘋果,果樹成活率達到99%,預計今年就能掛果。”馬文昌滿懷期待。
延安200多萬人口中,有100多萬人從事蘋果產業相關工作,80萬農民從中獲益,蘋果收入占到農民經營性收入的61%。蘋果已經成為延安人民名副其實的致富果、幸福果。
今年元旦,洛川延剛經貿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出品的85噸洛川蘋果被端上了泰國消費者的餐桌。“我們力爭在東南亞市場打響‘洛川蘋果’的品牌。”企業負責人郝延剛告訴記者。
近年來,洛川縣按照“重點支持、多點布局”的思路,加大海外市場開拓力度。2021年至今,洛川累計出口蘋果近3200噸,產值約3600萬元,以東南亞國家為主,還新開辟了以色列、肯尼亞等市場。
“包括洛川蘋果在內,目前延安蘋果已銷售至國內近30個省份,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延安市果業中心主任路樹國說。
“這是西蜀海棠、楸子……它們都是用來培育蘋果樹苗的。”位於洛川縣的延安蘋果種質資源圃,洛川縣蘋果生產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屈軍濤介紹,種質資源圃設有資源展示、資源保存、繁育觀察等功能區,近年來收集了4000多份蘋果種質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