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19日電/经济发展是一个供给与需求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做好宏观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平衡供需关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著力扩大有效需求协同发力,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強大生产能力的优势,使国內大循环建立在內需主动力的基础上,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更好统筹扩大內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的必然之举,更是应对外部冲击,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和增強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增強中国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的有效手段。
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強大生产能力优势
经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文章分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是相对的,由平衡到不平衡再到新的平衡的动态过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中国虽然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国內大循环存在堵点等一系列困难挑战,但发展总是在直面问题、解決问题中向前迈进。特别是要看到,中国不仅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还有強大生产能力优势,这些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展现了经济发展潛力,有利于中国更好统筹供需积极创造市场,巩固壮大发展优势。
从需求方面看,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推进,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超大规模市场。超大规模的国內市场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优势、创新发展优势和抗冲击能力优势。一是规模经济优势。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通过促进整体分工使交易更加细化、产业体系更加完备、产业链更加健全、资源得到集约利用,展现出強大的规模经济优势。二是创新发展优势。超大规模市场意味著更高的新技术涌现概率。相比传统经济,创意或知识型经济的非竞争性和规模经济效应更強,大国更有能力支持知识型经济的初始高额投入和后续多维度创新,为新技术产业化创造更为广阔的空间、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更多的试错机会,使创新创业者获得更多收益。三是抗冲击能力优势。超大规模市场展现出更強的经济韧性。一方面,中国幅员辽阔,回旋余地大,各地区发展处在不同的阶段,可以通过产业的梯度转移延续更长时间的较快增长。另一方面,因为空间差異性的存在,局部受到冲击不易在全国形成共振,有利于增长的平稳。
从供给方面看,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製造业体系,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拥有支撐国內国际双循环的強大生产能力。一方面,強大生产能力是供需协同发力的根本保障。生产能力是一国生产力的集中体现,是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內需求适配性的基础。強大的生产能力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消费品等,保障了有效供给,为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日益升级的国內市场需求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強大生产能力是促进国內国际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撐。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徵。強大生产能力有利于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近年来,中国充分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经济效率大幅提升,不仅是全球第一製造业大国,也是全球经贸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发挥著关键作用。完备的产业体系和強大的生产能力,有利于中国在逆全球化思潮泛起的复杂形势下提高产业效率和安全水平,增強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
关键要更好畅通国內国际双循环
文章表示,黨中央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內大循环为主体、国內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实现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国民经济循环畅通,意味著供需两侧要协同发力。这就要求我们统筹谋划扩大內需和优化供给,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內需求的适配性,打通经济循环卡点堵点,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內需和外需、自立自強和开放合作良性互动和高水平动态平衡。
一方面,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內大循环的抓手。眼下,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面临市场分割与碎片化较为严重的挑战,妨碍国內大循环的各种障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使国內大循环建立在內需主动力的基础上,必须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一是強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形成完备的竞争政策制度体系。全面清理法律体系中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公平竞争不相适应的內容,加強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促进多元化社会监管,打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兼顾各地发展水平与市场化程度差異,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建议扩大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范围,稳慎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有序加快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三是加快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实现全国互联互通。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制度规则,健全现代流通体系,提升支撐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硬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另一方面,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保障。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和全球分工体系,同全球很多国家的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都比较高,这从供需两侧反映出国內外市场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保障,也是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要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挥好开放对拓展循环空间的作用。要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要发挥中国产业配套能力強、部分产业国际领先的优势,积极参与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布局。要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投资中国”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