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服務貿易快速發展。以往,因教育、醫療、法律、咨詢等服務不可貿易,以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並沒有牽引形成以服務貿易為主體的貿易結構,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一直較低。近年來,數字技術的發展突破了服務不可貿易的限制,隨著全球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快速推進,服務貿易的增速逐步超過貨物貿易。
四是國際貿易市場結構發生深刻變化。發達國家曾經以技術優勢、產業優勢、壟斷優勢長期主導國際市場。隨著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其參與國際貿易以及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持續提升,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到2040年,發展中國家在服務貿易中所占的份額將大幅提高,從35%提高到近40%,在貿易總額中的占比將超過50%。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將繼續成為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力量,正在改變國際貿易市場結構。
找准提質增效著力點
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不穩、動能不足,由此帶來的外需持續疲弱成為影響我國外貿走勢的重要因素,發展面臨一些困難挑戰。對此,應更好把握國際貿易發展新趨勢,用好回穩向好的積極因素,找准外貿提質增效的政策著力點。
第一,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大力培育外貿經營主體。民營企業中大多是中小企業,在我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里,民營企業占95%左右。抓住國際貿易主體普惠化發展趨勢,激發民營企業活力,大有可為。一方面,要加大培育外貿經營主體的力度。目前,融資難、融資貴仍是影響中小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的主要障礙,應有效滿足中小微企業外貿融資需求,強化服務體系建設,為企業出海提供更高質量的金融服務、信息服務、法律服務、維權援助服務等。另一方面,要以產業鏈供應鏈為紐帶建立大中小企業合作平台,推動中小企業融入全球價值鏈,與大企業共同出海。全球貿易的80%通過全球價值鏈實現,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大多通過為大企業提供中間產品的方式間接融入全球價值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等特徵,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產學研協同發展,有利於中小企業在參與國際競爭中提高勞動生產率,實現更好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