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型城鎮化應打好縣城“牌”
http://www.CRNTT.tw   2024-01-12 09:01:08
  中評社北京1月12日電/當前,我國城鄉面貌變化顯著,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超過65%,但城鎮化質量依舊不是很高,縣域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仍占據重要地位。如何更好地推動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從而進一步促進城鄉融合和區域協調發展,是值得分析的問題。
  
  長期以來,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逐步向中心城市集聚,在形成經濟規模效應、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提升公共服務效率的同時,也引發了諸如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住房困難等“大城市病”。與此同時,生產要素從鄉村到城鎮、從中小城鎮到大城市的單向流動也使得城鄉差距日益擴大。而作為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城是城鄉間的重要過渡地帶,也是推進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有機結合的重要連接點,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具有重要意義。
  
  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意在將就業質量、創業機會、居住環境、文化教育、醫療保障等關乎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的諸多要素,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核心考量和目標任務。這就要求應遵循城市演化規律和縣城發展規律,通過促進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縣域集聚,真正實現城鄉間各類要素的雙向流動。
  
  然而,在這一過程中,當前還面臨不少需要解決的瓶頸,比如營商環境質量不高、發展定位不夠準確、財政資源有限、產業基礎薄弱、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差距就是潛力。未來,須多措並舉,爭取到2025年,縣城短板弱項進一步補齊補強,一批具有良好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集聚人口經濟條件較好的縣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公共資源配置與常住人口規模基本匹配,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壯大,綜合承載能力明顯增強,農民到縣城就業安家規模不斷擴大,縣城居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再經過一個階段的努力,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業的現代化縣城,使其與鄰近大中城市的發展差距顯著縮小,促進城鎮體系完善、支撐城鄉融合發展作用進一步彰顯。
  
  一方面,科學把握功能定位,加強縣域治理能力建設。提高政府宏觀調控和科學管理水平,通過“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立足調查研究,準確把握縣域優勢與特色,通過科學規劃,積極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善用國家扶持政策,通過整合縣域內外資源,不斷提升縣域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質量,促進醫院、圖書館、學校等資源的數字化,讓數字經濟成為縣城建設的一大亮點。有效發揮縣城連接城市、服務鄉村的作用,努力提升縣城輻射帶動鄉村的能力,強化與附近城市發展的配合銜接,進一步夯實縣城運行的各類基礎支撐。
  
  另一方面,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增強縣城產業支撐能力。重點發展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產業,統籌培育本地產業和承接外部產業轉移,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通過產業鏈“鏈長制”等發展模式創新,充分發揮商會、行業協會及縣域龍頭企業的作用;依托各類開發區、產業集聚區、農民工返鄉創業園等平台,支持符合條件的縣城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園區,為資本下鄉、農戶創業、農民工返鄉創業等提供強力支持,引導縣域產業集中集聚發展;大規模開展面向農民工特別是困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其技能素質和穩定就業能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李國正 張一傲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