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2月22日電/據新華社報導,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數據顯示,人民幣國際支付份額由10月份的3.6%升至11月份的4.61%,創歷史新高,去年同期為2.37%,排名也超越日圓,躍升至全球第四。人行行長潘功勝日前與多位金融專家進行經濟金融專家座談會時表示,在外部不確定性增多背景下,中國外匯市場韌性明顯增強,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穩定。
分析認為,人民幣跨境支付占比的不斷提升,體現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信心,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人民幣資產有望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大公報記者 倪巍晨
SWIFT數據顯示,11月全球交易使用量排名前五中,僅人民幣的占比上升。美元、歐元及英鎊維持前三位,占比分別為47.08%、22.95%及7.15%;日圓由第四位降至第五,全球占比由10月份的3.91%降至3.41%。
據人行官網信息,出席座談會的專家認為,今年以來,一系列擴大內需、提振信心、防控風險的政策舉措相繼出台,政策效果逐步顯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經濟總體回升向好。潘功勝在會上表示,人行注重培養發展新動能,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優做強,提高科技創新、民營小微、先進製造、綠色發展等領域的貸款增量和占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不斷提升。人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保持信貸合理增長、節奏平穩、結構優化,為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營造良好的貨幣金融環境。
人民幣投資條件日益向好
財經評論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譚浩俊相信,近階段人民幣兌美元的升值,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總體平穩,人民幣的投資條件愈來愈好。隨著人民幣國際化步伐的不斷提速,“未來人民幣國際話語權的提高,以及全球交易比重的提升速度,更多將取決於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中國經濟實力的增強”。
今年下半年,人行繼續與多國進行貨幣互換及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見右表)。人行在10月下旬發布的《2023年人民幣國際化報告》提到,下一階段,人行將以市場驅動、企業自主選擇為基礎,有序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強調,中國正加速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深度融入國際市場,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進一步提速,人民幣在國際儲備、支付結算、投融資等方面的需求將逐步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