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坚定实施扩大內需战略
http://www.CRNTT.tw   2023-12-10 08:42:44
  中評社北京12月10日電/內需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今年以来,随著扩大內需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效,国內消费较快恢复,投资持续增长,內需贡献稳步提升。如何看待相关指标持续回暖?怎样更好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特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

  大宗商品消费潛力持续释放

  今年以来,居民消费呈现回暖向好态势,总体保持恢复性增长。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政策举措,为带动消费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邹蕴涵认为,总体来看,促消费政策“组合拳”具有多领域政策目标一致、多层面政策相互补充、实际效果持续释放等特徵。

  从政策的一致性来看,今年出台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家居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等为消除消费障碍、促进潛力释放提供政策保障,增加个税抵扣、房地产政策优化等有利于增強消费能力、减轻消费负担。可以说,不同领域政策针对当前制约消费复苏的相关问题作出了积极回应。

  从政策的互补性来看,以汽车消费为例,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开展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财政部等3部门出台的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大力支持。

  从政策效果来看,在政策“组合拳”的促进引导下,居民消费持续改善,特别是部分大宗商品消费明显好转,政策举措落地成效逐步显现。总量方面,今年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8.4%,比9月份加快2.3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增速回升向好。汽车消费显著改善,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10月份汽车消费指数为82.8,延续走高态势。在今年前三季度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4.6%、高於上年同期4.2个百分点的基础上,10月份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再创新高,同比增长11.4%。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显示,10月份汽车销售量同比增长13.8%,1月份至10月份累计增速达9.1%。与此同时,建筑装潢等家居消费也出现边际改善。据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数据,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建材家居卖场销售额同比增长79.9%,1月份至10月份累计同比增速达25.4%。可以说,促消费政策在提振大宗商品消费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大宗商品消费企稳向好为促进消费持续复苏提供了支撐。

  邹蕴涵表示,由於大宗商品消费具有单价高、占总消费比重大等特点,如何持续激发大宗商品消费活力,对于稳消费促消费具有重要意义。传统领域正从不断地创新升级中萌发新特点,继而形成新增长点,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释放潛力。从汽车消费来看,将从首购为主阶段加速转向增换购需求为主的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认可度不断提高;与此同时,随著智能化市场需求的增加,辅助驾驶搭载率及智能程度将持续攀升,智能人车交互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激发了汽车消费潛力。从家电消费来看,将进入更新消费为主、购置需求为辅的阶段,家电更新需求中全屋智能家电将成为需求新方向。从家装消费来看,按照家居建材产品使用年限为8年至10年计算,市场将进入二手房装修、翻新以及局部改造为主的新阶段。

  展望未来,在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新动能加速培育等因素推动下,宏观经济运行将呈现平稳向好态势。在经济波浪式恢复、曲折式前进过程中,随著企业、居民资产负债表不断修复,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有望进一步恢复,促进消费动能持续释放。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

  推动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

  服务消费是居民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建设強大国內市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研究员关利欣认为,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发展迅速,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服务消费规模持续增长。随著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我国服务消费占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有所提高,服务消费呈现良好态势。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我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同比增长14.2%,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46.1%,比去年同期提升2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服务消费热点不断涌现。随著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沉浸式、強互动、新体验的服务消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欢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营业性演出场次达34.24万场,较去年同期增长278.76%;演出票房收入315.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3.74%。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活动举办1个月內,吸引遊客42万余人次,其中本地遊客30.39万人次,外地遊客11.61万人次。

  三是服务消费方式向数字化转型。随著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加快,餐饮、旅遊、文化等服务平台迅速发展,服务消费方式逐渐向网络化数字化转变,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为消费市场增添了活力。《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份,我国即时通信、网络视频和网络支付等应用的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同比增长8.3%,用户使用率高达94.8%。在线新闻、数字影音、网络游戏、线上展览、知识付费等数字消费內容逐步拓展。

  四是服务消费集聚发展态势明显。服务消费供给水平不断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城市智慧商圈、步行街、文化旅遊集聚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为服务消费发展提供支撐。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服务业占GDP比重较高,服务消费场景较为丰富,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增強。截至目前,全国有19条示范步行街、243个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遊消费集聚区等,为服务消费集聚发展搭建了良好平台。

  从居民消费升级的演进规律来看,随著收入增长,商品消费增速放缓,服务消费增速加快。我国处在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升级的转型时期,服务消费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对住宿餐饮、文化旅遊、健康养老、交通出行、家政服务等领域的渗透程度进一步加深,服务消费智慧化、数字化水平将继续提升。此外,“Z世代”等消费群体对于服务消费的个性化需求明显,文化创意、品质餐饮、定制旅遊、休闲运动等沉浸式、体验式需求旺盛,服务消费个性化、精细化特徵进一步凸显。

  “尽管近年来我国服务消费实现较快发展,但仍存在法规标准不完善、行业监管理念滞后等体制机制障碍,同时也面临服务消费內部结构不均衡、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高品质服务短缺、服务消费环境有待优化、统计体系尚不健全等问题。”关利欣表示。

  为此,需多措並举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第一,促进服务消费相关产业发展。加快新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推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服务产业领域广泛应用,促进航空、旅遊零售、文化创意、健康、体育等服务业发展,提升餐饮、住宿、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供给质量。

  第二,持续扩大服务业开放。结合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等政策机遇,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支持引进金融保险、医疗健康、赛事活动等高端服务,增加高品质服务消费供给。

  第三,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增加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供给,大力推动在城市社区中嵌入养老、托育等服务设施,优化社区服务、养老服务等供给。

  第四,完善服务消费统计体系。构建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服务消费统计体系,优化服务零售统计指标,更加全面客观反映各地服务消费变化情况。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