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齊抓共管規範APP借貸服務
http://www.CRNTT.tw   2023-11-26 08:36:53
  中評社北京11月26日電/如今,很多人的手機APP都接入了借貸功能,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方便用戶融資、促進消費的作用。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有一些平台變著法兒誘導用戶辦理高息貸款,甚至暗藏陷阱,其中風險值得警惕。
  
  手機APP為何“扎堆”推廣借貸服務?一是生活服務類APP用戶基數大、黏性強,消費金融市場的擴大促使平台將流量變現獲取高額收益,不僅可以收取利息和服務費,還能提高用戶活躍度和停留時間。二是互聯網技術發展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便於平台審核用戶的信用評分,並根據還款能力設置借款額度和期限,從而減少壞賬風險。
  
  移動互聯網平台提供借貸服務,一方面降低了借錢的門檻,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靈活便捷的融資渠道,對於促進消費起到一定積極作用。但另一方面,也隱藏著種種套路和風險。部分APP通過手續簡單、極速放款、優惠支付、默認選擇等方法花式誘導消費者借貸,稍不留神便會掉入“陷阱”;部分APP使用日利率、月利率、免息優惠等製造“低利率”假象誤導用戶,但真實年化利率通常在7%至24%,遠超商業銀行年化利率3%至5%的消費貸產品;部分平台誘導用戶分期還款,通過“低利率”掩蓋“分期服務費”,通過種種方式“收割”消費者。
  
  在“廣撒網”式廣告營銷下,一些風險意識較差的用戶容易被迷惑,引發過度負債風險,給個人財務健康帶來隱患,開通借貸功能過程中還存在過度收集個人信息、隱私洩露等風險。互聯網借貸亂象滲透到各個領域,容易形成市場惡性競爭,加劇社會金融風險。
  
  互聯網借貸不能沒有規矩。近年來,互聯網金融被列入常態化監管,企業和金融機構從事某一金融細分業務往往需要牌照,但“引流”服務卻不需要任何牌照。互聯網平台要加強行業自律、守牢底線,切勿盲目跟風、過度發展金融產品,應摒棄不良營銷手段,注重合規經營,保護好用戶隱私和權益,謀求長遠發展。相關管理部門應著重加強對APP開設借貸功能的監管,並針對平台資質、營銷方式等加強約束規範,確保APP借貸業務有序發展。
  
  消費者也應增強防範能力和判斷能力,樹立理性消費觀,合理使用借貸產品,選擇正規機構、正規渠道獲取金融服務。在使用互聯網平台貸款時,要仔細閱讀相關協議和費用明細,擦亮眼睛、量入為出、合理借貸。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裴文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