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24日電/近期,財政部修訂印發了《政府財務報告編制辦法》等3項制度,進一步優化報告編制方法、豐富報告內容。政府財務報告能全面、準確反映各級政府資產負債和成本費用等財務狀況及運行情況,有助於摸清政府“家底”,提升財政透明度。
近年來,我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改革持續推進,2021年起,已在全國範圍內實現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全覆蓋。此次修訂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通過增設相關報表進一步豐富報告內容,更加突出了對債務風險的防範,以及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數據的全面掌握。比如,在部門財務報告和綜合財務報告中增加應付工程款情況表,反映應付工程款規模及變動情況,推動部門和單位加強應付工程款管理,防範債務風險。這些調整是為了更好發揮政府財務報告對改進提升政府財務管理水平的牽引作用。
“牽引力”是多方面的。首先,部門和單位在編制報告的過程中,可以對自身財務運行狀況進行系統深入“體檢”,更好總結經驗、查找問題和防範風險。其次,通過報告編制、報送和審核,可以進一步鍛煉人才隊伍,提升財務管理的專業性和規範性。再次,報告還能為地方優化資產和項目管理、提升規劃設計水平等提供重要信息支持。通過編制報告,也能進一步凝聚和強化“過緊日子”、講求績效的思想認識。
發揮“牽引力”,報告本身要有“分量”。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工作是一項涉及面廣、技術性強的系統工程,需要多方面數據和資料,要加強協同配合,確保各項信息來源清晰、完整、準確,做好相關對賬工作,交出清清楚楚的“明白賬”。同時,對於要求增設的相關補充報表,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提前謀劃,統籌調動好人力資源,細化分工安排,運用好信息系統和技術支持,把新任務完成好。
發揮“牽引力”,信息應用也得有“力量”。政府財務報告不是簡單的交材料,而是要助改革、促發展。要建立健全報告信息分析應用機制,集合多方專業人才和智力資源,優化機制和流程,讓報告反映的關鍵信息能及時充分傳導到政府管理各環節,為開展地方政府績效考核和信用評級、評估預警債務風險、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優化區域發展規劃等提供有力支持。
編制政府財務報告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把這項重要工作做好,求真務實的態度是根本,專業科學的方法是關鍵。各方要進一步強化責任意識和規範意識,立足大局、著眼長遠,扎實有力做好報告編制,使其充分釋放牽引作用,為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應有之力。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董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