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5日電/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新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一項重要戰略舉措。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深入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新征程上,要在全面總結十年建設經驗基礎上,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勇做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的先鋒,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開展探索,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對自貿試驗區建設經驗的全面總結,有利於探索自貿試驗區下一步改革發展的重點和戰略路徑,為努力建設更高水平自貿試驗區提供參考。
自2013年上海自貿試驗區創立以來,通過先行先試、總結經驗、復制推廣,我國由點及線及面、從沿海到內陸、跨東中西各區域,先後分7批陸續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十年來,各自貿試驗區在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和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投資貿易便利化自由化、金融創新與開放、培育國際化和法治化的營商環境等方面進行共同探索,對接國際通行規則,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持續推出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形成了一批改革開放重要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2022年,21個自貿試驗區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國土面積,貢獻了占全國18.1%的外商投資和17.9%的進出口貿易,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到18.4%和18.6%。自貿試驗區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新高地、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領者和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
互促共進,制度創新與擴大開放全面深化。自貿試驗區是制度創新的高地、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是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核心命題。十年來,各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形成了外商投資及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證照分離”改革、自由貿易賬戶創設等許多標誌性、引領性制度創新成果,涉及範圍綜合廣泛,為我國全面擴大開放和深化改革探索了新思路、新路徑,成為制度型開放的重要策源地,為整體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打下了堅實基礎。在“1到N”模式的輻射帶動下,各地紛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過程中借鑒自貿試驗區創新成果,建立了“邊試點、邊總結、邊評估、邊推廣”的工作機制,推動一大批試點經驗在各省市和全國範圍內進行多層級、多形式、多路徑的復制推廣、學習借鑒。通過聚焦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核心領域,主動對接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構建開放發展新模式,不斷全面提升貨物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目前,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經過7次縮減,條目由190項縮減到27項,製造業條目已經歸零,外商投資准入的開放水平邁上新台階。同時,不斷深化金融服務業開放壓力測試,率先探索數字貿易規則標準,實施更高標準的知識產權保護,進而營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保障措施,有效激發經營主體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高水平開放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核心,統籌發展和安全,高標準對接國際經貿規則,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加強改革整體謀劃和系統集成,推動全產業鏈創新發展,讓自貿試驗區更好發揮示範作用。”著眼於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新形勢、新階段,更需要匯聚合力、共謀發展。一是著力構建部省之間、部門之間聯動機制,堅持問需於企、問計於企、問效於企,多維有效協同,系統集成實現制度創新突破。二是以產業鏈開放和發展為核心,立足各地資源禀賦、區域特色,推進新的開放舉措及制度創新與產業發展聯動,激發市場主體的創新動能,做強創新引擎,推動自貿試驗區形成更具有輻射帶動作用的產業集群,培育開放競爭新優勢。三是對標國際經貿規則最高水平,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的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持續提升投資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水平,統籌發展和安全,形成擴大開放與風險管理新機制,進行更具有針對性、差異化的開放壓力測試,全面提升開放深度,深化開放協同。四是向深層次推進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的制度型開放,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探索路徑,為推動加入高標準經貿協定提供實踐支撐,全面構建高水平開放制度體系,打造開放新高地。新征程上,自貿試驗區必將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示範者和引領者,在更大力度的改革開放中不斷釋放新動能。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盧華(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復旦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