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1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四川省成都市,外攬山水之幽,內得人文之勝,素有“天府之都”的美譽。作為詩人李白筆下的錦綉之地,成都是唐朝“揚一益二”的富庶之地。
近年來,成都著力建設創新城市,不僅在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和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上發力,還在產業技術創新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創新創業者的“圓夢之都”。現在創新已經成為成都的一張嶄新名片。
9月19日到22日,記者參加了由國外人才研究中心牽頭組織、成都市科學技術局主辦的2023走進“魅力成都”調研活動,走進成都,近距離感受這裡的創新活力。
“數字新城”促進經濟增長
“各位專家教授,歡迎來到成都市天府牧山數字新城。”9月20日上午,記者跟隨2023走進“魅力成都”調研組走進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天府牧山數字新城,參觀這裡的數字創新成就。在現場,講解員給前來調研的專家和記者就新城建設情況做詳細介紹。
“新城服務管理範圍達84.06平方公里。作為成都高質量發展示範區數字經濟帶和綠色經濟帶的復合節點,數字新城充當著新津區融入‘兩區一城’以及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要載體。”
以數字經濟為動力,推動區域產業發展,天府牧山數字新城重點發展數字新基建和數字內容產業,旨在打造成渝地區的數字經濟新典範,以及全國範圍內的數字微城新樣板。
“目前我們正在打造數字產品製造集群,積極培育壯大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等智能設備製造規模。持續培育壯大數字服務集群,壯大成渝地區的大數據、區塊鏈、網絡安全等數字服務業,創新數字服務新業態。確保數據安全和用戶隱私保護,鼓勵企業、科研院所、行業協會共同參與推進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及數字產業化。”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
年輕化也是牧山數字新城企業的一個特點。在牧山數字新城核心區域的重要企業中,有81%的員工年齡在22到35歲之間,而68%的員工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表明了人才隊伍年齡和學歷結構的優勢。
此外,該區域還匯聚了兩所高校和研究機構,擁有近1.5萬名高職院校學生,實現了校區、園區和社區空間的多元共享,同時也促進了產業集群的發展。
在天府牧山數字新城,記者還參觀了數字經濟產業互聯網基地。該基地是由天府牧山數字新城與成都天象智慧產城科技服務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垂直數字經濟產業園區。園區以“數字商務+場景消費”和“數字內容+科技孵化”為核心理念,旨在通過數字經濟的力量培育新興產業,包括數字科技、數字商貿、數字文旅和數字內容等新領域的業態和模式。
基地招商負責人範芹對記者說:“園區建立了‘三個平台+兩中心’的多元服務體系,旨在解決創業者面臨的各種挑戰和需求,包括辦公空間、資金、市場信息、政策扶持、技術支持和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問題。”
基地通過整合天府牧山數字新城的產業資源和天象產城的生態體系,建立了“產業資源共享平台”,以幫助更多中小微企業融入產業生態。此外,通過提供全方位的創業全要素服務,建立了“全要素創孵平台”,以一站式方式幫助企業解決從創業到成長的需求。同時,通過合作企業建設直播間、實驗室等,創建了“數字共享公共服務平台”,以提升創新效率。此外,園區還設立數字經濟雙創學院,為產業科創、青年創業和新經濟數字技術應用場景人才提供培訓,同時成立“人才實訓中心”,以支持培養區域產業的人才隊伍。
“數字經濟產業互聯網基地的建設和運營,正在為新津區和成都市的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強大支持,推動產業創新和人才培養,促進區域經濟的高質量增長。”範芹說。
天府牧山數字新城的建設成就令外國專家贊嘆不已,成都大學創新創業學院高端外國專家羅祖對記者說:“天府牧山數字新城在數字經濟領域具有巨大潛力,正在為成都市的高質量發展以及整個成渝地區的經濟繁榮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