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一個中國科研團隊和一個非洲國家的十二年
http://www.CRNTT.tw   2023-09-22 11:48:42
 
  事實上,肯尼亞農業發展所面臨的難題,也一度困擾著我國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的人民。直到20世紀80年代,壟溝地膜覆蓋技術在黃土高原被廣泛推廣,用水效益才大大提高。

  這項技術簡單來說,就是在田間起壟,用地膜將其全部覆蓋,在溝裡播種作物。

  “你看,壟溝交替的田間微地形是不是成了一個雨水收集聚集場?相間的大小壟面可以把微小降雨集流滲到作物根部。”熊友才說。

  壟溝地膜覆蓋技術成本低、收益高、易操作、省勞力,最重要的是,它緩解了黃土高原旱作區水土流失造成的耕地面積減少與人口增長之間的矛盾。經過在黃土高原40多年的應用,這項技術作為一項重要抗旱措施,已經在玉米、小麥、馬鈴薯等大田作物及其他經濟作物中推廣開來。

  然而,在肯尼亞的農業史上,如此成熟的壟溝地膜覆蓋技術還是一片空白。

  鑒於自然條件與社會條件的複雜性,在熊友才團隊前往非洲調研前,其他團隊一直沒有找到與當地相宜的技術,卓有成效的增產效果更是無從談起。

  世界各國旱作節水技術層出不窮,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滴灌技術也曾在肯尼亞進行試驗,但因成本等各種原因,都沒有被這片土地上貧苦的人民選擇。

  “前期投入過高,農民肯定不會接受,這是想都不用想的。”韋斯利直言不諱,“衹有成本降下來,技術不複雜,才有推廣的可能。”

  這位自幼就喜歡各類農業技術的年輕人,第一次來到熊友才團隊在喬莫·肯尼亞塔農業技術大學的試驗示範基地,就被壟溝地膜覆蓋技術深深折服了。本科畢業後,韋斯利成了熊友才在肯尼亞招收的碩士研究生。

  “我們國家絕大部分地區處於乾旱與半乾旱地區,和中國北方的黃土高原很像。”韋斯利表情嚴肅起來,“肯尼亞經濟狀況很不好,我必須做點什麼,幫助國家走出困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