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議現場(中評社 海涵攝) |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電(記者 海涵)9月12日,第七屆太和文明論壇國際關係分論壇在京舉行。與會中外嘉賓通過線上線下結合形式,圍繞“國際格局與秩序演變中的挑戰與機遇”主題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歐倫斯(Stephen Orlins)表示,在歷經多年動蕩後,美中重啟高層溝通渠道,以控制分歧,減少誤判。下步,雙方應努力實現元首互訪,以重建互信;恢復人文交流,以扭轉對彼此的負面觀感;就經濟、國家安全等核心利益問題進行討論,以避免“脫鈎”傷及兩國關係基礎。美中的善意姿態可加速上述進程,例如兩國應將關稅恢復到2017年的水平,並重啟禁毒合作。“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相信兩國能再次攜手合作,確保太平洋兩岸人民的和平繁榮。
太和智庫高級學者、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2019-2021)諾羅夫(Vladimir Norov)指出,當前世界面臨戰略競爭、經濟不平等、氣候變化、技術變革等諸多挑戰。作為2022年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烏茲別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在上合組織撒馬爾罕峰會上指出,當今世界愈發需要互信、正義、團結、開放且建設性的對話,而上合組織恰恰證明了這種對話是可能的。面對國際變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希望世界各國及國際組織能適應不斷變化的形勢,保持對話合作,以確保世界安全穩定。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蔡中曾中國中心高級研究員、美國國務院東亞和太平洋事務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Susan Thornton)表示,當前,逆全球化、陣營對抗等削弱了國際社會攜手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國際社會期待作為最大經濟體和全球領導者的美中兩國能為全世界的福祉做出正確且必要的事情。美中兩國可採取以下三項舉措,以改善關係,促進合作:一是避免事事針鋒相對;二是與能夠緩和美中摩擦的其他大國一同舉行多邊會晤,這將比雙邊會晤更加有效;三是通過增加透明度,建立更多信任。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吳海龍在主旨發言中表示,當前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是中美對抗衝突,擁有的最大機遇是中美和平合作。中國希望與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攜手合作,造福兩國及世界,但美國卻將中國視為“最大挑戰”“最大威脅”“最大競爭對手”,不擇手段地打壓遏制中國。美國一面宣稱希望通過重啟對話渠道“加裝護欄”“管控分歧”,一面又不斷升級對華科技戰,激化中國周邊形勢,干涉中國內政。讓人不禁懷疑,美方是不是企圖通過所謂對話渠道,以“實力”說話,給中國“上課”,向中國施壓,逼中國讓步,壓中國就範。應看到,美國其實承受不起與中國全面衝突對抗的代價。美方若真心希望改善中美關係,就應改變上述錯誤做法,回到中美元首巴厘島會晤共識,與中國一同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