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1日電/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確保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這是對世情國情農情的深徹洞察,是對外部風險挑戰的未雨綢繆,是對大局全局的深遠謀劃。新時代新征程,夯實糧食安全根基,要緊密結合中國國情和世界糧情,緊密結合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所處歷史方位和關係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全面準確把握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戰略意義與關鍵舉措,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準確把握戰略意義
經濟日報發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第四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韓楊文章分析,從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內涵範疇看,全方位應包含糧食穩產保供涉及的各方面、各環節、各領域,需要以系統觀念來審視和解決糧食安全面臨的問題。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是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農業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極端重要的國家安全。衹有農業強起來,糧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們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才有充足底氣和戰略主動。當前,國際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極端天氣頻發、地緣衝突不斷,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同時,隨著中國糧食等重要農產品融入國際市場程度加深,國內國際市場聯動性增強,國際糧食市場波動也會對國內市場產生一定影響。對此,我們要堅持底線思維,統籌好發展和安全,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確保中國人的飯碗始終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以國內穩產保供的確定性來應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以糧食安全的確定性來維護國家安全。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提出,到202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力爭到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農業強,首要是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必須強。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衹有農業強了,農產品供給有保障,物價穩定、人心安定,經濟大局才能穩住。當前,全球糧食產業鏈供應鏈不確定風險增加,中國糧食供求緊平衡的格局長期不會改變,必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既要抓物質基礎,強化藏糧於地、藏糧於技,也要抓機制保障,做到產能提升、結構優化、韌性增強、收益保障、責任壓實。
採取務實有效舉措
文章指出,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相統一,加快鍛長板、補短板、強弱項,提高防範和抵禦糧食安全風險能力,堅持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保數量的同時,也要保質量、保多樣,確保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基於世情國情糧情的現實情況,需從國內國際兩方面涉及的重點難點問題出發,採取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的關鍵舉措。從國內看,需全方位審視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短板弱項,明確全方位夯實國內穩產增產、保供穩價根基的關鍵舉措;從國際看,需用系統觀念審視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統籌利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明確全方位提升外部供給的韌性和穩定性的關鍵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