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30日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中國在新發展階段把握發展主動權的先手棋。完善國內統一大市場,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的良性循環則是築牢新發展格局的基礎支撐和內在要求。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明確提出“結合區域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實施,鼓勵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以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長江中游城市群等區域,在維護全國統一大市場前提下,優先開展區域市場一體化建設工作,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因此,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要用好城市群這一“排頭兵”,形成合理有序的城市布局體系,破除區域壁壘,強化區域間協作,探索積累一體化發展經驗,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城市群具有助推形成統一大市場的良好基礎
光明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區域與城市經濟研究所教授張可雲文章表示,中國幅員遼闊,不同區域的資源禀賦、區位條件、市場化水平和發展階段各不相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區域、分階段推進。城市群具有探索統一大市場的良好基礎,是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排頭兵”的優先選擇。
城市群是城市的空間組合,可突破行政壁壘實現更大空間範圍的分工協作。與單個城市相比,城市群的優勢在於拓展了經濟合作的空間範圍,能最大限度發揮集聚優勢。依托城市群發展,強化城市間協作聯繫,有助於打破市場分割的局面,發揮地方優勢,推動產業結構向高技術化和高附加值化轉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絕不是關起門來封閉運行,而是通過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更加強勁可持續的發展”。城市群同時具有高水平對外開放優勢和國內市場優勢,有利於集聚全球高端資源要素,進一步優化城市群生產要素配置,催生出更多新產業、新業態與新模式,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
城市群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能有效發揮集聚經濟優勢以擴大市場規模。隨著經濟發展,經濟活動和人口向少數地區集聚的現象普遍存在。城市群是人口和社會經濟活動高度集聚的地區,蘊含著“1+1>2”的規模經濟。城市群常住人口持續增長,有利於吸引新技術與新產業,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激發創新活力和激活消費市場。依托城市群產業集聚,能不斷降低企業的生產、交流和交易成本,建立勞動力共享池,產生集聚經濟效應。發揮城市群的技術引領作用,推動中心城市知識外溢,還能輻射帶動周邊中小城市、小城鎮和縣域協同發展,促進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城市群是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者,有利於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要讓需求引領資源要素自由流動。要素自由流動的區域壁壘主要包括地理壁壘和制度壁壘兩個方面。隨著城市群交通網絡不斷完善,地理壁壘因素逐漸消除。雖然行政區發展模式帶來的區域壁壘現象短時間內難以消除,但中國城市群在信息共享、公共服務一體化和行政事務異地通辦等事項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為打破制度壁壘、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供了豐富經驗,已經成為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一個突破口。
依托城市群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面臨的挑戰
文章分析,城市群已成為中國促進經濟增長的推動力和探索一體化的重要區域,但城市群賦能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仍然面臨一些挑戰。
從產業分工看,城市群內部協同度不高,分工合作優勢尚未很好釋放。改革開放後,在財政分權和地方政府主導產業政策的制度下,各行政區經濟發展動力極大增強,但在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也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區域壁壘,阻礙了跨省份城市群的發展。即使在同一省份內部,也存在不同行政單元發展目標不一致和一體化建設積極性不足的問題。這些問題妨礙了區域產業分工和協同發展,導致地區優勢和規模優勢難以充分發揮。
從發展格局看,城市群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仍十分突出,市場規模優勢尚未充分發揮。中國區域發展差異較大的問題由來已久。從城市群之間考察,位於不同區域的城市群發展水平高低不一。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與成渝地區組成的菱形區域內,萬億元城市俱樂部中的成員城市也主要集中分布於這一區域,中西部地區與東北地區的城市群要麼尚處於發育期,要麼還未成形,集聚能力不足;從城市群內部考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也較為突出。2022年,北京和天津的GDP占京津冀城市群GDP總量的比重超過56%,重慶和成都兩個城市的人口和GDP在成渝地區所占比重均超過50%。區域和城市群發展動力極化現象明顯,中小城市吸引力不足,縣域綜合實力整體還不夠強,這種城鎮布局體系難以支撐區域經濟邁向更高質量的協調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