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8月21日電/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了7月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顯示中國經濟持續平穩增長,但國內需求仍顯不足。與此同時,有西方政要和媒體迫不及待開始唱衰中國。8月10日,美國總統拜登在一次競選籌款演說中渲染中國經濟“陷入困境”。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7月25日更新的《世界經濟展望》依然維持2023年中國GDP增長5.2%的預測。
中國經濟形勢不但與國內環境相關,也與世界經濟大格局息息相關。我們需要跟蹤觀察當前世界大環境和經濟形勢,尤其是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形勢,據此更好地研判中國經濟面臨的外部有利因素及直接、間接風險,並有針對性地採取應對措施。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將2023年世界GDP增長率從4月份估計的2.8%調高到3.0%。主要根據是世界能源價格下跌、通脹緩和、美歐主要經濟體加息步伐放慢、美歐經濟衰退擔憂逐漸消除,以及中國經濟恢復並提供多種政策支持。
但世界經濟同時面臨諸多下行風險。第一,世界通脹仍處於高位。預計2023年世界消費物價指數將從2022年的8.7%下降到6.8%,2024年降到5.2%,但仍高於多年平均水平。第二,矽穀銀行和瑞士信貸等銀行的危機帶來了金融市場不穩。第三,中國經濟增長存在一些挑戰,可能也會影響貿易夥伴。第四,世界發展中國家債務風險仍在上升。第五,俄烏衝突帶來的世界能源、糧食供應鏈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世界地緣經濟碎片化加深,貿易限制措施頻出,跨境資本流動受阻。
報告顯示了當前世界經濟的兩大特徵。第一個特徵是進入低增長時期。2023年和2024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遠低於2000至2019年年均增長速度,其中發達國家表現不及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作為一個整體,2023年增幅估計衹有1.5%,2024年衹有1.4%,明顯低於2022年的2.7%。其中美國情況最好,估計分別增長1.8%和1.0%,但也低於2022年的2.1%。歐元區2023年和2024年分別增長0.9%和1.5%。大大低於2022年的3.5%。
拜登唱衰中國經濟不是第一次了。2022年12月他就說“根據獨立專家預測,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可能超過中國。這是自1976年以來從未發生過的情況”。但結果是,美國當年GDP增長2.1%,中國增長3.0%。美國經濟也遠不像拜登以及一些西方媒體說得那麼強勁。2023年二季度美國GDP環比增長2.4%,同比增長2.7%,算比較亮眼。主要原因是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在疫情期間持續大量發放救助,居民收入沒有受到很大影響,就業市場旺盛,失業率處於低位,從而刺激了消費。但美國生產相對疲軟。2023年7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為99.5(2017年=100.0),同比下降0.7%。西方媒體說的“美國製造業勃興”,並不符合事實。下半年美國經濟形勢還需要觀察。總體看可能沒有衰退風險,但難言強勁。全年增長率如果達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的1.8%,也將明顯低於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