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來源:基金公告,據不完全統計
自7月10日首批頭部公募機構開啟降費以來,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參與降費的公募機構已突破60家,參與降費的公募產品多為主動權益類基金,產品數量合計2100餘只。
債基降費也在同步進行
8月以來,多只債券類基金也在大幅度調降管理費率、托管費率。
8月5日,中銀基金宣布,自8月7日起,中銀季季紅定期開放債券的管理費年費率由0.40%降低為0.30%,並相應修訂基金合同和托管協議等法律文件的相關條款。
圖片來源:基金公告
8月1日,華安基金宣布,自8月1日起,將華安年年紅債券、華安年年盈定期開放債券的管理費率由0.70%調降至0.30%、托管費率由0.20%調降至0.10%,並相應修訂基金合同、托管協議的部分條款。
業內人士分析,近年來國內債基的管理費降幅相對較大,但是債基的規模在持續擴大,債基管理費收入也一直在提高。由於理財資金、信托資金溢出,公募債基在零售端蓬勃發展,行業監管趨嚴又提升了機構端對於公募債基的投資需求,所以總需求持續擴大。調降主動權益基金的管理費可能也是以退為進,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以便做大行業的總蛋糕。
上海高級金融學院金融學教授吳飛撰文表示,本次降費對明確行業各方主體的預期,提升相關金融機構運營能力、服務能力,構建良好的基金行業發展生態而言,長遠來說是有利的。除了降低投資者成本外,還將促使機構通過提升服務質量、產品競爭力來獲得其他收入的機會,例如提供更加考慮客戶獲得感的金融服務等。
按照監管改革方案,後續還有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大力引入中長期資金、加強跨部委溝通協調力度、推動各類專業機構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推動行業實現‘總量提升、結構優化’、推動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實施業務轉型等舉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