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上,一些非遺工作者交流了自己的做法和經驗。
有的學者深入基層對非遺進行一線調研,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喬曉光的足跡遍布中國西部和東北部地區,通過廣泛的田野調查,他基本摸清中國境內有33個少數民族有和剪紙相關的習俗傳統,包括藏族、哈尼族、德昂族、拉祜族、傈僳族、苗族等。多民族的剪紙雖然功能、形態豐富,色彩各異,但都裁剪精巧。他強調“要把剪紙還原到村社生活”,運用“活態文化”的研究方法,為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中國剪紙“建構基礎田野實踐和理論框架”。
有的學者強調非遺保護與傳承的關鍵在人才培養。河北師範大學教授寇學臣介紹了當地“一體兩翼六品”的“書教育人”模式。“一體兩翼六品”即以河北師範大學書法學科建設為“一體”,以書法協會等為“兩翼”,以“高等書法論壇”“燭光計畫”等6個品牌活動推動區域書法教育,多年來共使百萬師生受益。
怎樣才能更好地進行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近年來,數字技術賦能非遺,實現非遺數字化轉型升級成為大勢所趨。
北京樂器研究所研究員彭麗穎介紹了他們通過數字化賦能復原古樂器的實踐。融合“燕京八絕”非遺技藝復原築和軋箏兩種古樂器的過程中,他們採用了3D建模和數字化音頻技術等。復原後的這兩種古樂器好看又好用,在音樂會現場演奏時受到關注和讚揚。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研究員張秀梅的團隊運用智能化手段實現中醫藥理論體系的知識圖譜化、臨床決策規則化,為現代人提供了預防調治、保持身體健康的智慧工具。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周曉英指出,當下迫切需要加強非遺價值評估工作,推動非遺保護高質量發展,避免低水平建設和重復建設。她提出了非遺價值評估的三維指標,即歷史文化維度、保護傳承維度和活化創新維度,使非遺工作有標準可遵循、有標杆可追趕,達到“以評促建”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