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山洪 防禦體系護周全
講述人: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智慧水利研究所所長 許小華
每年汛期,江西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風險較大,防汛形勢複雜嚴峻。2009年參加工作以來,我和團隊就一直在探索,如何運用科技手段,讓百姓少受洪水之苦。在一次次防汛實戰中,我們的科研攻關成果得到了檢驗與提升。
2020年,鄱陽湖流域發生超歷史大洪水,創有水文記錄以來新高。我帶領團隊受命前往一線,通過高頻次迅捷無人航空器區域組網遙感觀測技術,啟用20餘架無人機開展組網觀測,在10小時內完成鄱陽湖康山蓄滯洪區全域400多平方公里0.2米超高分辨率影像拍攝,快速獲取了現場第一手資料。隨後,我們又緊急轉戰永修縣三角聯圩潰堤現場,利用無人機搭載小型合成孔徑雷達技術,對圩堤保護區內受淹範圍進行洪水態勢監測,動態展現了潰決淹沒範圍的陸面及水域情況,為洪澇災情研判、險情處置等提供數據支持、提高決策效度。
山洪災害是影響江西防洪安全的主要災種之一。為摸清山洪災害危險區分布底數,從2010年開始,我們團隊跑遍全省1萬餘個行政村、3萬餘個自然村,在此基礎上外延至21個重點城鎮和168個重點集鎮,全面掌握了全省9820個山洪災害危險區人口和社會經濟詳細分布數據,構建了全省山洪災害精細化數據庫。在此基礎上,我們緊盯山洪災害防禦關鍵技術瓶頸,探明了山洪災害誘發機制,提出了比較精準的防治對策,實現了山洪災害防禦體系從無到有、從有到好的重大變化。讓我們倍感欣慰的是,山洪災害防治成效顯著,全省因山洪災害致死人數大幅減少。
我們還開展洪水風險圖和超標準洪水防禦預案編制,研發了江西省首套洪水風險動態模擬實時分析系統,推動防洪理念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
隨著技術進步、觀念更新,一批又一批科技利器被投入“戰場”,不斷提升防汛監測預警的精準度、搶險救災的時效性,也讓我們更有底氣和信心守護百姓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