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氣候政策出現倒退,化石能源消費和碳排放不減反增,影響全球氣候治理進程。美國政府反復說要“透明”“負責”“尊重國際規則”,卻一直缺少連續、一致、透明、負責任的應對氣候變化政策,甚至未批准《京都議定書》,一度退出《巴黎協定》,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的攪局者。美國還以推動本國能源轉型為借口,通過各種不公平法案和行政舉措,投入數千億美元為本國製造業提供高額補貼,同時針對別國的綠色產業大搞貿易壁壘,掐斷發展中國家獲得綠色技術的路徑。這些行為公然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擾亂全球綠色產業鏈和供應鏈,破壞各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努力,與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集體努力背道而馳。
中國是生態文明的踐行者,也是氣候治理的行動派。中國宣布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中國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風電、光伏裝機量、發電量均居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居全球之首。彭博社日前的報導指出,就對我們氣候未來最重要的指標——採用清潔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速度而言,中國正成為領導者之一。中國不僅自身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還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在綠色“一帶一路”和南南合作框架下,盡己所能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和幫助。
應對氣候變化是人類共同的事業,國際社會應共同推動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機制。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如果抱著功利主義的思維,希望多占點便宜、少承擔點責任,最終將是損人不利己。發達國家應正視其歷史責任,盡快兌現承諾,加大對發展中國家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與發展中國家攜手推動全球氣候治理取得實質性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