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6月30日電/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這“六個必須堅持”深刻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是我們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金鑰匙”。在“兩個大局”和“兩個百年奮鬥目標”交匯的關鍵歷史時期,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舉措。運用黨的創新理論,著力破除主要矛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準確把握“六個必須堅持”。
1.堅持人民至上,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品質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人類歷史就是人的需要和滿足需要的生產活動不斷發展、不斷豐富人的規定性的歷史。唯物史觀認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而這種活動是“為了自己的某種需要”。人在滿足自己的需要中進行物質生產活動並引起新的需要,不斷形成包含生存需要、占有需要、自我實現和全面發展需要的層次遞進的豐富體系。在資本主義社會,在滿足統治階級需要的過程中生產力得到解放,但卻沒有帶來人的解放。為多數人謀利益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特點,堅持人民至上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和中國共產黨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適應人民群眾需求變化,努力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是社會主義生產的根本目的”。
堅持人民至上,要求我們積極回應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人民對教育、社會保障、醫療和居住環境等關乎生活品質的需要逐漸升級。需要的向上發展是推動生產力水平不斷進步的不竭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努力讓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堅持自信自立,夯實國內大循環的主體地位
世界市場的開拓使“每一民族都依賴於其他民族的變革”,資本主義社會文明成果在向其他地區擴散的同時,也通過不平等的“中心—外圍”世界秩序,使大多數後發國家和地區依附於資本主義經濟秩序,造成了“不發達的發展”。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必須摒除對資本主義國家的依賴,保持自身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促進國內大循環暢通無阻,使生產、分配、交換、消費更多依托國內市場,才能夯實我國經濟發展的根基、增強發展的安全性穩定性,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勝利實現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從來就沒有教科書,在新時代偉大征程上構建新發展格局也沒有現成答案。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進現代化社會,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的總和,其艱巨性和複雜性前所未有,應對當前的經濟問題難以從已有理論和歷史經驗中找到現成對策,必須從中國基本國情出發,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進一步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新的發展實際相結合,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增強發展自信,堅持變中求新、變中求進、變中突破,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推動我國經濟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優化、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進。
3.堅持守正創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唯物史觀認為,“人們自己創造自己的歷史,但是他們並不是隨心所欲地創造,並不是在他們自己選定的條件下創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從過去承繼下來的條件下創造”。人們應當在遵循事物客觀發展規律的條件下,能動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實踐創新必須建立在歷史發展規律之上,必須行進在歷史正確方向之上”。守正,就是要堅守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不能偏離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保證不迷失方向、不犯顛覆性錯誤;創新,就是要堅持歷史主動,不斷認識新規律,與時俱進,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以把握時代、引領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