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
http://www.CRNTT.tw   2023-06-28 12:36:00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中華文明是由各民族優秀文化百川匯流而成的偉大文明。經過漫長的歷史演進,今天的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14億多人口而又高度團結統一的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將“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列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決定了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決定了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鮮明體現為九州共貫、多元一體的大一統傳統深深熔鑄於中華文明發展歷史中。

  一部中國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匯聚成多元一體中華民族的歷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締造、發展、鞏固統一的偉大祖國的歷史。中國歷史上,各民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荊斬棘,共同開發了祖國的錦綉河山,各民族人民之間頻繁互動。秦朝實現“書同文,車同軌,量同衡,行同倫”,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秦漢實行的郡縣制,順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歷史發展趨勢,以郡縣對遼闊的國土直接進行管轄,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推動漢唐文明的高度繁榮和多民族融合。秦漢以後,歷經幾次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為此後特別是元明清時期的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國歷史上,為促進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各朝代都因時因勢採取各種有效舉措。如漢代設立西域都護府統轄新疆,唐代創設羈縻州府經略邊疆。元朝建立後,完成了大漠塞外與中土農耕區連為一體的政治統一,民族實現融匯,並設宣政院管理西藏。清朝通過理藩院統轄、盟旗制等制度,使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根基不斷強化。清中後期,儒學逐漸成為主導文化,藏傳佛教又成為溝通藏、蒙兩族的另一文化紐帶,強化了文化融合。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中華文明的統一性不斷得到加強與升華。我們可以看到,在秦朝開啟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後,無論哪個民族入主中原,都以統一天下為己任,都以中華文化的正統自居。

  從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到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從“洛陽家家學胡樂”到“萬里羌人盡漢歌”,各民族在民族融合中形成了強大的文化認同,鑄就了追求團結統一的民族精神,即便遭遇重大挫折也團結凝聚、奮勇向前,把國家統一作為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近代以後,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面對外敵入侵,我國各族人民發揚偉大團結精神,英勇奮鬥,浴血奮戰,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保衛祖國、抵禦外侮的壯麗史詩。中國之所以在衰敗凋零中浴火重生,離不開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

  今天,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同心同向,通過不懈奮鬥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中華民族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要深刻認識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從歷史中汲取智慧,不斷堅定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深刻認識國家統一永遠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核心、一個堅強統一的國家是各族人民的命運所系,堅持團結奮鬥,共建美好家園,共創美好未來。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