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6月28日電/據人民日報海外版報導,“來杯咖啡嗎?”這是記者在“華僑之鄉”——浙江省青田縣街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
說起來,青田在海外的知名度可比在國內大不少。地處浙江東南、“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青田耕種不易,卻催生出向外生長、耕耘海外的傳統。在代代僑胞接續奮鬥的300年歲月里,最早因石雕聞名海外的青田,成為擁有滿溢街巷咖啡香、高樓林立如“小香港”、能淘全球好物的中外聯結紐帶。
近日,記者走進青田,看到了當地如何發揮華僑資源優勢、出台親僑惠僑政策、營造優良涉僑服務營商環境,也看到了僑智僑力正成為推動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不竭力量。
一條“致富魚”,折射共富心願
初夏,青田縣仁莊鎮愚公農場,細雨落入秧田,遠山騰起薄霧。池塘里,不時傳來“啪嗒、啪嗒”的聲響,那是幾尾田魚悠閑地甩起尾巴,“曳尾塗中”。
在農場主徐冠洪看來,小小田魚是青田“稻魚共生系統”的主角——這一傳承1300餘年的種養方式堪稱絕妙:水稻為田魚提供庇蔭及食物,田魚為水稻耕田除草、吞食害蟲。
徐冠洪管這叫“多贏”。常年勞作田間,這位“歸僑農民”曬得黝黑,很難看出他當中學物理老師、在法國煎牛排經商的過往。
2011年,徐冠洪返鄉開辦農場。“起初只想弄50畝拋荒田打造世外桃源,結果越做越大,稻子熟了,田魚肥了,我還成網紅了。”徐冠洪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