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橋鎮,這個連續7年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鎮的城鎮,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有了一張更為驕傲的名片——1996年,在滬杭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發現了大橋鎮轄區內的南家浜遺址。該遺址距今已有6000至5300年,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是崧澤文化的代表。早在幾千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生活,從這裡挖掘出的迄今為止最早的人工祭壇,證實了曾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活。
南河浜遺址,就像一道來自遠古的光芒,帶著對文明的傳承,照耀著今天。而端午習俗,則成為了大橋鎮千年文化傳承的活化石。胥山村,與端午更頗有淵源。
俗話說“五月五,迎伍君”。胥山曾是嘉禾平原上唯一的山丘,相傳吳國大夫伍子胥曾在此山練兵磨劍。元四大家之一的吳鎮,繪下流傳至今的《嘉禾八景圖》,其中一景便是“胥山鬆濤”。穿越6000年歷史的風煙,有關伍子胥的傳說早已浸潤這片土地,在嘉興形成了端午節祭祀伍相的習俗。
巍然矗立的石牌坊、蜿蜒的青石板、絢爛的格桑花海……2020年,賡續歷史文脈的胥山遺址公園開園,成為遠近聞名的懷古覽勝之地。同年,胥山端午民俗文化村落正式授牌,活態呈現端午民俗成為胥山遺址公園的一大亮點。
6月22日,第四屆胥山端午民俗文化節將正式開幕。胥山香囊展、子胥祭、山塘浜賽龍舟、裹粽大賽、非遺課堂、文創集市、親子民俗游園會……在這裡,可以全景式感受嘉興端午的濃鬱氛圍。
在王漁妹老人的記憶中,兒時胥山的端午格外隆重熱鬧:掛艾草、吃“五黃”、做香囊……和母親一樣,王漁妹從小就是做香囊的高手。她說:“或許是從小耳聞目染,十七八歲我就會做香囊。”用布帛制成囊袋,內貯中草藥及香料,寓意“避邪祛病祈安寧”。舊時逢端午,男女老少都會佩戴新制的香囊。
今年端午,王漁妹將與往年一樣,和其他非遺傳承人一起,在村裡的非遺展示廳向市民、遊客展示香囊製作技藝。通過手把手教學,傳承端午習俗,弘揚傳統文化。
近年來,大橋鎮發揮人文底蘊優勢,做足“以文化人”文章,以胥山村、江南村為建設重點,著力打造“北編劇南漫畫”的文化村落格局。胥山村大力踐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治理模式,培育文化之花,加速把胥山打造成“宜居、宜文、宜游、宜業”的新時代文化村落。去年,胥山編劇村獲評嘉興市首批市級藝術村落。
結合“全域旅遊”的發展理念,胥山村以“農旅文史融合”為發展路徑,扎實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戰略,成功獲評省級3A級景區村莊、省級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成為浙江鄉村共同富裕的一個典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