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表演出色,夏元增數次去往美國、韓國、日本等多國演出交流。把京劇帶向世界的想法也逐漸在他心中發芽。“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能夠很好地詮釋國家文化自信,用京劇把中國故事、中國文化唱給世界,我願意,也驕傲。”夏元增說。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夏元增對京劇的熱愛從未改變。“夏老師今年已經快80歲了,京劇對他來說是不能割舍的一部分。他愛好並專注於此,直到今天仍在不斷學戲、教戲、排戲、唱戲。”同為京劇演員的妻子李潔翎說,“京劇就是他的生命。”
1993年,夏元增一家移民至加拿大溫哥華,發現當地京劇並不盛行,衹有一家業餘票友社。夏元增便在當地傳播傳統京劇,如今,京劇已逐漸在溫哥華生根。
傳播京劇藝術
起初,夏元增與外國人合作進行戲劇表演並在當地劇社做戲劇指導。後來他將戲劇拍成短片到當地學校進行宣講,為孩子們帶去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外國小孩對京劇非常感興趣,不僅積極參與互動,結束以後還會給我們寫卡片表達對京劇的喜歡。”夏元增說。
2013年,夏元增在朋友的建議下創辦夏元增京劇研習社,希望能進一步弘揚京劇文化。在研習社,夏元增培養了無數零基礎的京劇愛好者上台表演。
“毫不誇張地說,溫哥華幾乎80%的學校我們都去過。”夏元增表示,“要想讓京劇走出國門,吸引更多觀眾,就要讓當地人瞭解京劇。”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在西雅圖的一次教學後,當地有個男孩對京劇十分痴迷,向學校申請來研習社繼續學習《三岔口》。在夏元增看來,“這說明越來越多人想要瞭解京劇、走近京劇、學習京劇。”
2015年,夏元增帶著研習社眾人回台灣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掌聲如雷。“第一次到台灣演出,成員們都十分興奮。沒想到緊鑼密鼓排練兩天後,所有演員集體失聲。後來經過醫生的急救,才能成功登台表演。”夏元增說,“演出結束後,觀眾給了我們很高的評價,我非常開心和自豪。”
4年後,夏元增攜研習社成員登上溫哥華小女皇劇院的舞台進行演出,收到溫哥華當地觀眾的一致好評,還被當地報社報導宣傳。這次表演給了夏元增極大的信心與鼓勵,他表示:“這次表演機會十分珍貴難得,代表著京劇正在慢慢走進溫哥華主流社會。”
研習社成員們在互相學習、彼此交流的過程中逐漸成為無話不談的摯友。“所有的學生和我都是朋友,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交流。”夏元增說。演出之外,大家也會組織團建活動,而無論什麼活動,成員們都會帶著麥克風,京劇於他們而言已是必不可缺的項目。
由於溫哥華當地京劇專業演員稀缺,舉辦一場京劇表演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沒有專業的京劇伴奏,演出用的音樂全由夏元增自己動手製作。加上租借場地、服裝等,一場演出下來費用極高。“但看到演出能為華僑華人帶來慰藉,且能促進京劇的傳播,我還是十分欣慰的。”夏元增說,“‘道阻且長,行則將至’。我會繼續向前走,努力傳播京劇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