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6日電/清晨,在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雋水大道的新三匯農特產品店內,店員正在整理貨架上擺放的“兩頭烏”火腿與香腸。近年來,圍繞發展鄉村特色產業,通城縣深耕本土,全力支持“兩頭烏”豬的保種育種與養殖售賣,走出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走進位於通城縣大坪鄉的藥姑山生態農莊,路邊草木葱鬱,遠眺山川綿延,新三匯綠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就在這裡。
“全國各地很多人慕名來看‘兩頭烏’,包括一些做生豬養殖生意的人,也會來我們這裡看看‘兩頭烏’到底是什麼樣子。它的外觀很有辨識度,具備觀賞性。”通城縣新三匯綠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西游介紹。
黑頭黑尾、體軀四肢白毛、額部有白星、被毛細而稀、鬃毛粗剛,這些都是通城“兩頭烏”的明顯特徵。2012年8月,通城“兩頭烏”獲中國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被列入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行列。
“通城縣一直注重‘兩頭烏’的保種和利用工作,建立了完備的生豬良種繁育體系,通城國營種畜場目前保存兩頭烏種公豬15個血統30頭,核心群母豬130頭,現在是湖北省的‘兩頭烏’供種基地。”通城縣農業農村局總畜牧師吳飈介紹。
為了方便來訪人員近距離觀察“兩頭烏”,新三匯合作社建立了兩個養殖區,一個用於游覽,一個用於專業養殖。
專供觀賞“兩頭烏”的小養殖廠房建在生態農莊內,環境幽靜。走進廠房,飼養員正在打掃豬圈衛生,檢查並清理喂食槽,“兩頭烏”被按照生長月份和大小分開喂養,成長趨勢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