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27日電/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保護環境是人類共同的責任,近年來企業的環境、社會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下稱ESG)工作在國際和國內都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國際上,歐洲理事會通過的《企業可持續發展報告指令(CSRD)》在2023年已經生效;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委員會(ISSB)去年年底通過的ESG披露準則將在2024年正式生效;全球報告倡議組織(GRI)2021版披露標準也於2023年正式實施。
環球時報發表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綠色低碳發展推進委員會副主任王元豐文章表示,要取得全球化發展優勢,加快推動中國企業做好ESG工作顯得尤為緊迫和重要。
首先,衹有主要負責人重視,ESG工作才容易推動。負責ESG工作的人常說這是“一把手”工程。負責人既要看重短期財務效益之外的環境和社會責任,同時也要在外部環境的驅使下認識到不做ESG的風險,這對國際化的大型企業尤為重要。因此,中國要制定好與國際接軌的ESG強制披露準則,才能促使更多中國企業像國際化企業那樣認真對待ESG工作。
第二,企業不能僅注重“講好ESG故事”,還要在治理機制上進行根本性變革。目前,ESG評級的主要信息來自企業的ESG報告和網上的數據和信息,在國家對企業ESG工作非常重視的背景下,很多企業把重點落在編寫好報告上,在“講故事”層面做文章。對於ESG報告,有不少企業交由宣傳或媒體關係部門來負責,也有很多企業交給第三方機構幫助做,沒有把ESG化為企業自身的發展驅動力。然而,如果沒有對ESG的深刻認識,僅僅靠編寫好ESG報告是很難長期獲得高評級的。
近年來,國際和國內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要求持續更新,需要企業的治理跟得上。中國從能耗“雙控”轉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把過去沒有納入要素考慮的碳排放,同土地、人力、技術等生產要素對等,這樣企業的整個生產、管理和服務都要有大的變革。在ESG三個維度上得到滿意成績,僅僅有人負責這件事是不夠的,關鍵還是要建立企業ESG發展治理體系。
有的企業聘請外部專家設立ESG可持續發展顧問委員會,在企業ESG發展戰略的前瞻性、科學性、落地性等方面提供咨詢;也有企業通過設立ESG監管執行委員會,由來自不同業務及職能領域的高級管理人員組成,定期向董事會匯報ESG事務最新進展,並建立內部問責制度,提供策略指導並協調企業ESG工作,打造公司ESG文化。但最應重視的是設置企業ESG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這是管理中最有成效的“指揮棒”之一。除了在寫報告時提供數據,各部門也會在日常工作中認識到ESG是與自身工作緊密相關的指標,並不斷為此努力。
最後,企業做好ESG工作離不開強有力的專業執行團隊。其一,ESG團隊應對企業的整體工作,尤其是當前與企業發展緊密相關的“雙碳”業務等有深刻的認識,能夠對國際國內形勢和政策發展動態有充分的把握,及時向決策層報告並提供決策建議。其二,ESG團隊作為企業執行監督辦公室,能夠對企業內部ESG的發展情況充分掌握,及時向委員會反饋,供其督查業務部門工作。其三,利用先進技術建立企業ESG管理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其四,專業的ESG團隊要經常同政府、企業、智庫、評級機構等溝通交流,與同行取長補短。
文章指出,推動ESG工作落到實效並與國際深度接軌,就要不斷思考並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的ESG治理體系,建立專門和專業的團隊。長此以往,中國企業定能夠在ESG上取得進步,最終也能夠進入全球ESG的先進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