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9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音樂起、燈光亮,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大禮堂內掌聲經久不息,數百名師生觀看了舞台劇《白夜漩渦》。
這部劇講述了一名大學環境生物學教授從“洩密”到“覺悟”的故事。他在“最後一課”上,幫助兩名大學生迷途知返,深刻認知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幫助國家安全機關工作人員固定證據,挖出潛藏已久的間諜。
今年4月15日是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各地將正面引導與普法教育相結合,積極宣傳普及國家安全知識。近日,國家安全機關發布一組典型案例,提醒廣大群眾增強國家安全意識,警惕危害國家安全行為,共同築牢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固屏障。
認清網絡偽裝背後的違法犯罪
在互聯網上,“交友”“咨詢”“兼職”等十分常見,但別有用心之人也可能利用網絡技術偽裝身份、搜集情報,危害國家安全。
韓瀟是新疆某地的一名普通基層公務員。2016年12月,韓瀟赴外地旅遊,通過手機交友軟件與當地一網友結識。回家後,韓瀟經常在網上向對方分享自己的生活,並不時抱怨自己工資太低。
對方隨即向韓瀟介紹,稱自己的堂哥“陳逸”能夠提供兼職,幫助其賺取外快。隨後,“陳逸”添加韓瀟為微信好友,要求韓瀟提供當地的一些敏感信息,並承諾支付報酬。韓瀟應允後,“陳逸”進一步以金錢為誘餌,指揮韓瀟搜集黨政機關涉密文件。為了獲取更多信息,對方還專門對韓瀟進行了間諜培訓,教授其溝通聯絡、傳遞情報的具體手法,並派專人向韓瀟提供經費以及手機、SIM卡等通聯工具。此時,韓瀟已明知對方系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但為獲取高額報酬,仍繼續搜集提供涉密文件。
案發後,人民法院審理查明,韓瀟先後向對方提供文件資料19份,其中機密級文件6份,秘密級文件8份,被鑒定為情報的資料5份,累計收取間諜經費12萬餘元。2019年3月,韓瀟因犯間諜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1年6個月,剝奪政治權利4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5萬元。
“對網絡信息,我們要能夠理性分析,不能基於單一渠道來源信息就簡單下結論,避免偏聽偏信;同時還要對網絡信息做識別判斷,對那些明顯違反基本常識的信息不聽不信不傳播。”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國家安全學院教授馬振超說。
2020年6月以來,張某一人假扮8名緬甸籍人員,在境外社交媒體網站開通數個賬號,介紹國外日常生活、風土人情,發布2萬餘條帖文,吸引了數萬粉絲關注。為了維持其虛假人設,張某惡意編造了大量聳人聽聞的虛假消息和謠言,引發網民恐慌,造成惡劣影響。
在吸引大量粉絲後,張某頻繁以造謠、誹謗的方式,發布抹黑我國家形象、攻擊黨和政府的帖文,甚至煽動教唆他人暴力犯罪,影響非常惡劣。2022年2月,江蘇省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張某採取強制措施。
國家安全機關提醒,互聯網不是逃避法律責任的“飛地”,任何利用網絡竊取國家秘密、製造傳播謠言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
警惕國門之外的圈套陷阱
趙學軍是一名航天領域的科研人員,在赴國外大學做訪問學者期間,被境外間諜情報機關人員關注到。
起初,對方只是約他吃飯出游、贈送禮物。隨著雙方關係拉近,對方不時向他詢問一些敏感問題,並支付不少咨詢費用。趙學軍回國前,對方向他亮明了間諜情報機關人員身份,將趙學軍策反,並為他配備了專用U盤和網站,用於下達任務指令和回傳情報信息。
趙學軍訪學結束回國後,在國內多地繼續與該國間諜情報機關人員多次見面,向對方提供了大量涉密資料,並以現金形式收受間諜經費。2019年6月,北京市國家安全機關依法對趙學軍採取強制措施。2022年8月,人民法院以間諜罪判處趙學軍有期徒刑7年,剝奪政治權利3年,並處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20萬元。
“無論身處何地,公民都有維護我國國家安全的義務。因公出境或出國旅遊,不要隨便暴露身份,不談論敏感話題,不通過國外網絡傳輸重要文件,不提及自己所知悉的國家秘密。”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肖君擁提醒。
除了拉攏策反交流訪學的專家,境外一些組織機構還誘騙我國公民至國外,逼迫其從事污蔑抹黑我國家形象的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