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吉林省不斷加大灌溉排水、田塊整治、田間道路、農田電網及農田防護等高標準農田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力度,基本實現了“田成方、樹成行、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的農田生產新格局。
在公主嶺市雙龍鎮大青山村種糧大戶劉貴丹的地裡,10多米高的鑽機正隆隆作響,向地下鑽入近120米深,隨後水泥管下入,一眼水井初步打完。
“要想一年收成好,農田喝水得管飽。”高標準農田建設,同樣讓劉貴丹滿懷期待。身旁,國網長春市公主嶺供電公司的電工溫成,正忙著給這口新打的水井配電。這陣子,他還要逐一排查轄區57條涉農供電線路,確保春耕供電。
在公主嶺市,既有剛啟動的高標準農田項目,也有升級版的智能農田。
在陶家屯鎮馬家店村智慧農場,分布著自動識別害蟲的蟲情檢測設備,每半個小時生成一次檢測數據,田間的高清攝像頭可查看每個葉片上的病蟲害……
“智能化農情監測,可為高標準農田高產穩產助力護航。”智慧農場技術負責人、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陳國雙表示。
“修渠、修路、建智慧農業,每項對咱都是好事。”劉貴丹說,“灌溉設施修成後,解決了種地看天吃飯的問題。智慧農業系統建成之後,實現農產品溯源,咱地裡產的小雜糧會在市場上賣得更好。”
吉林省農業農村廳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現代化、規模化、規範化、智能化”標準,計畫到2023年底建成高標準農田示範區30萬畝。
農田生態格局調整優化
土路邊是雨水衝刷的深溝,寬3至5米不等,不遠處,侵蝕溝的溝頭已砌護完成,青石塊壘成“U”字形,堆成7級台階延伸到溝底,石塊表面罩了一層鋼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