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網評:英國的尷尬與中歐關係新常態
來源:大公報 作者:張敬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歐洲多國和歐盟領導人相繼訪華,英國首相卻不在訪華日程表上。英國脫歐變成歐洲孤兒。脫離歐盟的英國,不是歐盟自家人,歐盟作出的外交部署,自然和英國無關。當法德“雙核”和歐盟巨頭連續聯袂演繹訪華外交大戲時,英國成為尷尬看客。
英國首相不願意訪華?當然不是。經濟實力已被印度這個前殖民地超越的英國,會刻意忽略中國這個重要的貿易夥伴?在文翠珊時代,中英關係還維持著“黃金時代”的亮色。脫歐後的英國,為了擺脫歐洲孤兒的困境,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尋找經貿“替代品”,譬如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全面進步協定》(CPTPP)。所以,英國首相難以訪華的尷尬,不是基於經貿原因,而是因為投機功利的政治操作。
英隨美遏華損兩國關係
首先,英國脫歐,希望充當美歐之間的平衡者甚至協調者,但英國實力難以支撐起這樣的角色。因此,作為“五眼聯盟”成員之一,英國向美國輸誠以假美國之威彰顯英國大國地位。
其次,脫歐之後的英國,孤懸大西洋中,和大陸上的歐洲國家不僅有難解的歷史心結,也存在脫歐帶來的現實矛盾。英國追隨美國也是為了驅散脫歐後的焦慮和失落感。和歐盟被動追隨美國的勉強不同,英國是主動追隨和刻意逢迎美國,主動充當美國棋子。不管是盟友還是對手,只要美國有需要英國就會衝鋒向前。譬如,英國加入美國主導的AUKUS,破壞掉法國和澳洲已簽署的潛艇合同。美國對華“極端競爭”,在印太區域進行全方位遏制中國,英國也積極參與其中,英國也成為美國反華的吹鼓手。西方大國中,配合美國反華反俄最投入的就是英國。
其三,法德兩國是歐盟自主的代表,脫離歐盟的英國則是歐盟自主的破壞者。從烏克蘭危機中英國追隨美國的熱情表現,就能看出英國破壞歐盟團結、反俄遏華的投機者心態。
配合美國太投入,反華表演太激情。在此情勢下,中國不會邀請英國領導人訪華,英國首相在訪華問題上恐怕也有自知之明。
發展才是硬道理,英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已被印度超越,當年的“日不落帝國”現在已經變了二三流國家。如果說脫歐成為歐洲孤兒是英國面臨的第一重尷尬,配合美國反華反俄則是英國失去大國主體性的第二重尷尬,脫歐的英國還面臨著國內分崩離析的第三重尷尬。新任蘇格蘭首席大臣優素福曾強調,蘇格蘭將堅持“脫英獨立”不動搖的政策。
2022年是英國最難堪的一年,唐寧街十號在兩個月內換了三個首相。政治混亂則經濟不堪。去年至今,破紀錄的高通脹和民眾收入縮水,使得英倫三島罷工頻仍。在G7國家中,英國經濟堪稱最差。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預測,2023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0.4%,2024年將僅增長0.2%,這將是發達國家中最嚴重的衰退。
失去大國實力只能攀附美國在全球招搖的英國,也不會有真正的獨立自主外交。就當前的中英關係而言,中國當然不會邀請英國首相訪華,即使英國首相有訪華意願也未必能夠成行。
中歐關係則進入新常態。中歐關係的向好變化始於去年11月。當時疫情陰霾依然籠罩中國,烏克蘭危機引發的能源寒冬也困擾著歐洲大陸。其時德國總理朔爾茨、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先後訪華,蘊含著歐洲訪華求變的意味。
歐洲看好中國經濟復甦
中國經濟復甦大趨勢已成,也為中歐關係繼續改善提供了助力。所以,如果說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為中歐關係“錦上添花”,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訪華則意味著中歐重啟對話更深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歐盟主管外交事務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博雷利也將訪華。
中歐關係新常態,首先是“新”,其次是“常態”。就前者而言,中歐關係的“新”和疫情之前發生了本質變化──一方面,無論法德等歐洲大國還是整個歐盟,都受到美國對華“極端競爭”的影響和烏克蘭危機的深度拖累,對美多了忌憚,但在焦慮心態下不得不追隨美國反華。另一方面,面對烏克蘭危機對歐洲的煎熬以及中國經濟的復甦,歐洲大國和歐盟也不得不重新調整和校准對華關係,這也是中歐關係重啟對話的關鍵原因,也確保了中歐關係在分歧中穩定前行。
自然,中歐關係新常態中也充滿不和諧因素。歐盟既有法德西意等老歐洲國家,也包括中東歐的波蘭等新歐洲國家,更有立陶宛這樣的反華小國。法德等老歐洲國家基於對華經貿關係的深度聯繫和歐洲自主,反對對華“脫鈎”。但是新歐洲國家,則代表了歐盟內部的親美力量。正因為如此,德法兩國領導人訪華時,歐盟兩大巨頭也跟著來華。這意味著,法德等國和歐盟在對華立場上存在明顯區隔──前者更“知華”,後者則對華立場相當複雜。儘管如此,歐盟是歐洲人的歐盟,最終還是要言行基本一致。
脫離歐盟和甘為美國附庸的英國,在對華關係上則走一條危險歧途。在此情勢下,要想修好中英關係,英國須改弦易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