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推動中俄經貿合作量質並進
http://www.CRNTT.tw   2023-04-04 08:29:19
   
  對於中俄能源合作,2022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一方面,能源貿易額佔中俄貿易總額的43%,在雙邊貿易中的“壓艙石”作用進一步彰顯;另一方面,面對複雜動蕩的國際能源市場,中俄油氣貿易量均達到歷史最高水平。根據中國海關數據,2022年俄羅斯對華出口石油8625萬噸、管道天然氣155億立方米、液化天然氣650萬噸、煤炭6407萬噸,均創歷史新高。俄羅斯成為中國第二大石油、管道天然氣、煤炭進口來源國。2022年國際能源價格飈升且波動頻繁,俄羅斯對華油氣供應顯示了價格優勢,特別是政府間原油長期供應合同價格。根據中國海關數據測算,中俄原油管道供應的3000萬噸原油均價為78.7美元/桶,不僅低於俄羅斯對華供應全部原油均價89.7美元/桶,也低於第一大進口來源國沙特對華供應原油均價98.1美元/桶。陸上管道氣方面,俄羅斯天然氣價格也低於土庫曼斯坦。
  
  國際能源供應格局發生重大變化,但中俄能源合作保持相對穩定,不僅保障了兩國能源安全,也成為全球能源市場的穩定器。中國市場的巨大容量和貿易靈活性消納了很大一部分俄羅斯能源,並保證了大型能源合作項目穩定推進。此外,中俄還啟動了能源貿易的本幣結算。2022年,俄羅斯總統普京在第七屆東方經濟論壇上表示,兩國企業已經商定在天然氣貿易中採用盧布和人民幣各一半的比例進行本幣結算;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在中俄能源商務論壇上透露,石油、石油產品及煤炭的供應也在積極轉為以本幣支付。通過本幣結算,既可以降低俄羅斯受美歐制裁帶來的金融風險,也有助於提高人民幣國際化水平。
  
  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新時代,中俄能源合作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從長期前景看,中俄能源合作還有極大潛力。一方面,俄羅斯對華天然氣供應將繼續增長。除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逐步增加供應外,2022年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與中石油簽署了一份長期合同,通過遠東路線每年出口100億立方米天然氣。《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提出,雙方將共同努力,推動新建中蒙俄天然氣管道項目研究及磋商相關工作。按上述項目計算,未來中俄天然氣貿易量有望達到每年1000億立方米。另一方面,隨著全球能源轉型和中國“雙碳”目標的實現,中俄在可再生能源、氫能、核能和能源清潔高效利用等方面也有很大合作空間。中俄在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下的能源合作正穩步推進。
  
  當然,中俄能源合作目前也存在一些問題亟需解決。例如,中國提出的“上下游一體化”合作建議有待推動,俄羅斯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等。這需要兩國政府和企業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根據市場規則加以解決,從而為兩國能源合作穩定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
  
  農產品貿易平均增幅超10%
  
  主持人:中俄農業合作發展情況如何?
  
  李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中俄兩國開展農業合作具有多方面互補優勢,發展潛力巨大。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並積極參與農業國際合作。在美歐極限制裁下,俄羅斯積極推動經濟多元化和“東向戰略”,農業成為重點發展領域。經過多年努力,中俄農業合作已從自發分散的區域傳統貿易發展為集貿易、投資、科技交流於一體的多層次經濟合作,成為中俄經貿合作新的增長點。
  
  中俄兩國農業部門在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亞太經合組織、亞信會議及中俄總理定期會晤等多雙邊機制下建立了多個農業合作機制。中俄總理定期會晤機制下的農業合作分委會、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及貝加爾地區政府間合作委員會等雙邊機制,為落實農業領域合作協議、推動雙邊農業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俄兩國相繼出台系列文件推動雙邊農業合作,主要包括《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願景與行動》《中俄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合作發展規劃(2018—2024年)》《中國東北地區和俄羅斯遠東及貝加爾地區農業發展規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深化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等,不僅就農業深度合作達成意向,也給合作企業提出了行動指南和政策引導。
  
  在統籌規劃引領下,中俄農產品貿易快速發展。進入21世紀,俄羅斯農業實現跨越式發展,出口能力增強,中俄農業合作也度過磨合期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中俄農業合作涵蓋農產品貿易、農業境外投資、農業勞務合作、農業技術交流等諸多領域,其中農產品貿易成效最為顯著。從貿易進出口結構看,中國對俄農產品出口以蔬菜、水產品和水果等低附加值產品為主,占農產品出口總額的90%以上。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由水產品、穀物、油籽、植物油和畜禽產品構成。2010年至2020年,雙方農產品貿易額從6.17億美元擴大至55.5億美元,年均增幅保持在10%以上。2012年起,中國成為俄羅斯大宗農產品淨進口國。2015年以來,隨著雙方在農產品出口檢疫、市場准入等方面取得重大進展,俄羅斯多種農產品獲准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對俄羅斯農產品貿易呈現“小出大進”格局,大宗農產品淨進口量開始大幅增加。從貿易規模看,2022年俄羅斯對華農產品出口增至70億美元,增長44%,中國在俄羅斯農產品出口中的比重提升至20%,超越歐盟,是俄羅斯禽肉、牛肉、大豆、燕麥和亞麻籽的最大進口國。俄羅斯佔中國農產品進口的2%,成為中國第八大大宗農產品進口來源國、第一大油菜籽進口來源國。
  
  遠東是中俄農業合作的重點區域,為滿足擴大對華糧食出口的儲存和運輸需要,近年來中俄聯手在遠東地區進行交通運輸基礎設施新建和改造。2016年“新糧食陸路走廊”項目啟動,年轉運能力達800萬噸的後貝加爾斯克—滿洲裡糧食鐵路運輸貨運站於2022年投入運營,俄羅斯對華糧食出口運輸周期從3個月縮短至3周左右。2020年3月,中俄合作開發建設的扎魯比諾港糧食碼頭投入運營。2023年2月,中國萬噸級糧食運輸船首次順利完成在該港的糧食裝船,未來遠東糧食對華出口海路運輸規模將大幅提升。同時,隨著中俄農產品貿易強勁增長,中歐班列已開通多列中俄“農業快車”和糧油專列,通過整車班列向中國運輸農產品,已實現糧油產品常態化運輸。2022年,中俄黑河—布拉戈維申斯克公路橋、下列寧斯科耶—同江鐵路大橋相繼開通,為未來中俄兩國開展大規模農產品貿易提供了新的國際運輸通道。
  
  中俄農業合作快速發展,但合作水平和質量與兩國農業發展潛力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例如,中俄對農業合作理念以及合作領域優先排序認識差異較大,俄羅斯認為合作的優先方向是中國盡可能開放市場,中國希望攜帶設備、種子、人員在俄羅斯進行境外開發和全產業鏈合作;合作模式上,俄羅斯主要由政府主導、大企業實施運作,中國更多以中小企業為合作主體,抗風險能力較低;俄羅斯在農產品進出口關稅、市場保護等方面政策隨意性較大,且缺乏相應透明度;俄羅斯基礎設施落後、通關不暢導致便利化水平較低;農業科技合作相對滯後,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和技術轉化平台等。
  
  在兩國元首的共同引領下,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更加成熟堅韌,雙方將在8個重點方向開展雙邊經濟合作,極大利好農業合作。下一階段,建議中俄農業合作的重點為:在堅守“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戰略底線基礎上,提高農產品進出口結構的平衡水平;完善配套扶持措施,減少由於政策不確定性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鼓勵大型國企、央企進入對俄農業合作領域;加強中俄在畜牧業領域的合作;完善邊境基礎設施特別是重點口岸建設,全面提升通關和查驗效率;提高本幣結算比例,幫助企業防範匯率風險;以智慧農業、農業設備為突破點開展農業科技合作,推動農業合作再上新台階。

  來源:經濟日報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