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組織、大協同機制合力攻堅
國家需要保障糧食安全、農民盼望增收致富,如何把兩個目標更好結合?
在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稻田生態復合種養技術研究與應用研發基地,前來參觀學習的人絡繹不絕。當地利用稻田養蛙—青蛙除蟲—蛙糞肥田的循環模式,基本實現了稻田不施農藥和化肥。
“品種、栽培、植保、土壤等各方面專家一起保障,實現了一田多收,附近農戶積極性很高。”浙江長興稻蛙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傳意說。
產業專家團的一個特點,是不同課題組共同聯動。有科研人員表示:“不是‘你去打一錘子、我去打一棒子’,而是體系化協作,圍繞一線需求、國家需求,集成技術模式,全產業鏈發力。”
中國水稻研究所副所長李國榮說,組建六大產業專家團,通過“大平台”的組織形式,統籌從中央到地方的科研院所、創新團隊,不同學科協同配合,建立了制度化的長效機制。
正值春茶采摘時節,在位於浙江杭州的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示範茶園,蒙蒙細雨中,采茶工人的手指在茶樹尖上靈活地跳躍。
這裡種植著“龍井43”“中茶108”等國家級茶樹良種,集成了茶園防霜扇、太陽能殺蟲燈、土壤養分監測系統、茶園噴灌系統等現代農業技術裝備。
近年來,茶葉所與地方、企業深化合作,推廣優良品種、綠色生產、茶葉標準化加工和深加工綜合利用等技術,推動產品優質、產業興旺。
“從以前傳統茶飲到現在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各環節科研人員共同努力,才能推動‘一片茶葉’助力鄉村振興,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國工程院院士、茶葉所研究員陳宗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