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碗一起端、責任一起扛,多措並舉提升糧食產能
融融春光里,廣東省化州市新安鎮重農抓糧化為堅決行動。復耕復種示範田間,一台台插秧機攜帶著秧苗緩緩前行,身後播出一片新綠……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駐新安鎮工作隊隊長孔令辰介紹,工作隊將撂荒地復耕作為重點工作,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當地撂荒地多集中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山區,多因缺少勞動力、設施條件差所致。”孔令辰實地走訪發現,地塊零碎耕作不便,青壯年勞力外出務工,鎮里一些農田“沉睡”了。工作隊對撂荒地逐一登記造册,建立工作台賬。
針對土地肥力下降、灌溉用水不足等情況,工作隊引入資金開挖水渠等,改善生產條件,引入農業生產托管組織,對農民自願流轉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整治,實行機械化作業、規模化種植、專業化管理,提高種糧效益。
一套治理“組合拳”打出,田頭重現豐收場景,鄉親們樂了。截至去年底,工作隊牽頭完成撂荒地治理1200多畝,恢復糧食生產240萬斤。孔令辰說,今年工作隊將組織各方力量共同建設水稻秧苗培育中心、稻穀烘幹基地,提升糧食生產技術水平和產量。
“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主產區、主銷區、產銷平衡區都有責任保面積、保產量,飯碗要一起端、責任要一起扛。”中國人民大學教授程國強說,保持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穩定,主產區要努力發揮優勢,產銷平衡區和主銷區要保持應有的自給率,共同承擔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的責任。
江蘇省泗陽縣是產糧大縣,然而耕地後備資源僅8000餘畝,耕地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重農抓糧,加強耕地保護,必須明確責任主體。”泗陽縣委書記馬偉說,縣里將按照“誰保護、誰受益”的原則,開展新一輪耕地保護責任書簽訂,嚴格考核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任務完成情況,進一步健全耕地保護激勵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和獎勵機制。
一場春雨之後,泗陽縣三莊鎮嵇集村種田大戶嵇照中冒著小雨,扛著鐵鍬,查看麥田有無積水。查看完麥田,嵇照中蹲在田頭,挨棵麥苗數了數,平均分蘖在八九個,“今年年景好,好好幹,畝產1100斤有把握。”
完善政策供給,強化投入保障。今年,中央財政支持農業生產的資金超過6500億元,其中與糧油生產直接相關的資金約3500億元。2023年小麥、早籼稻最低收購價比2022年每斤提高2分錢,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保持穩定。
“農業補貼力度大,種糧收益有保障,是農民種糧的最大底氣。”今年63歲的“老把式”嵇照中坦言,受益於農業機械補貼、秸秆還田補貼等好政策,他購置的各式農業機械就有8台,稻麥生產從播種育秧到收割烘幹,全過程機械化,稻麥產量穩步提高,小麥畝產都在千斤以上,水稻畝產在1300斤以上。
目前,農業農村部已將今年糧食和油料生產目標明確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各地堅持責任落實和政策引導兩手抓,把目標任務細化分解到市到縣,調動各類主體種糧積極性,爭取面積較上年只增不減,確保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