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0日電/據大公報報導,香港發泡膠箱圍城,引起“白色污染”。為減少相關污染,有內地農產品供應商轉用能自然降解的轉運箱付運蔬果,既環保又具追蹤監察功能。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總主任黃冰芬等人,昨日(29日)走訪深圳市屬國企深農集團,實地考察市場水果蔬菜交易區、食品安全智能平台、深農標準轉運箱、智能交易機等,他們呼籲盡快倡導供港企業及大灣區農產業和銷售商店,規範使用標準轉運箱。
現時每日約有十多萬個白色發泡膠箱從全球各地抵港。發泡膠是最難分解的垃圾之一,香港每日回收處理能力只能達到進港總量的三成,發泡膠箱在暴曬下會釋放甲醛等有害物質,而且易燃,構成隱患。此外,發泡膠箱溫控品控質量差,貨品識別展示功能欠缺,通關檢測及派發開箱驗貨,令農產品運送時損耗率高達20至30%。
每個單次成本僅 0.6元人民幣
作為深港兩地重要的農產品供應樞紐,深圳海吉星市場周邊共有供港蔬菜企業55家、水果企業16家,日均1550噸蔬菜及360噸水果供港,占供港蔬果總量的65%。為解決“白色污染”問題,深農集團與華為等企業合作,研發可循環再用的新型泡沫塑料EPP製造標準轉運箱(綠箱),其最大特點是能自然降解,並可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大公報記者現場所見,綠箱前方和側邊都標有二維碼和條形碼,箱體內側設置有射頻芯片。據工作人員介紹,白色發泡膠箱每個成本6元人民幣,標準轉運箱則每個120元,“發泡膠箱只能用一次,標準轉運箱實驗數據可用500次,即使用200次,單次用箱成本只是0.6元,並且箱子壞了也不會造成污染。”
芯片上傳數據 智能追蹤監控
綠箱的射頻芯片可將蔬果的相關數據上傳,箱體的二維碼則是查詢入口端,掃描條形碼即可追蹤蔬果的生產基地、時間、檢測結果,以及配送過程的全鏈條信息,全程皆可監控。工作人員說,“目前供港蔬果的射頻信號每3到6小時發射一次,若出現異常可實時感知,還能實時記錄軌跡。”
綠箱用環保降解材質製作,離火即熄,還可循環使用,徹底解決“白色污染”。該箱與行業內物流企業協定通用標準尺寸,具有穩定的冷鏈溫控技術,可有效減低生鮮果蔬折損、保障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