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0日電/彎拱、風洞監測、重量監測、飛行、落點、入庫、出貨……走進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的貴州亞獅龍產業園,乍看一棟棟生產廠房上貼著的不同的專業名詞,還以為是闖入了某種飛行器的製造園地,但其實,這只是一只羽毛球所需的部分生產工序。
“羽毛球的生產工序共有38道,每一道都需要嚴格把控才能確保產品質量。”園區企業——貴州亞獅龍體育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胡兵告訴記者,生產這些羽毛球的主力軍,是一支主要由當地苗侗婦女組成的“娘子軍”。
錦屏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縣人口近24萬,其中侗、苗等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近90%。2017年,錦屏通過招商引資把羽毛球製造商貴州亞獅龍引進落地後,該企業成為助推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我們公司從開始的羽毛球年生產量五六十萬打,成長至去年的羽毛球年生產量330萬打、銷售額2.3億元,女性貢獻了絕對力量。”胡兵表示,公司員工從最初的50多人發展到如今的500多人,女性員工占了逾九成。
穿行在園區廠房各個生產車間內,到處都是身著紅藍工裝的女性面孔以及她們的忙碌身影。在分選彎拱車間,42歲的向木代正在配合機器對製作羽毛球的羽毛片彎度和拱度進行圖形分析和數據處理。
一年前,從廣東打工回家後,考慮到要照顧尚在年幼的孩子和已經年邁的公婆,向木代決定留在家中不再外出。“能夠下決心留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可以在貴州亞獅龍上班。”她說,照看家人的同時在家門口就能就業,每月到手3000多元,雖然比外面打工收入低一些,但這在以前絕對是不敢想的事。
同向木代一樣,鈎線車間47歲的苗族大姐陸永珍,早在10多年前就因為家人原因,與愛人一起選擇了留在家中。“當時我婆婆生病,為了照顧她,我跟愛人放棄了打工。”她說,留在家中的二人沒有其他掙錢門道,只能繼續種田和打零工。
2017年,貴州亞獅龍在錦屏落地生產後,陸永珍抱著試試看的心理,進入這家企業。工作多年的她,如今憑借熟練的技術,每月工資已增長到4000多元,成為家中的“頂梁柱”。儘管愛人也成長為當地的“種糧能手”,但在工作之餘,陸永珍依然會放棄休息而“伸出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