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幫助祖國抓住機遇”
為方便照顧父母,陳清泉後來南下香港。當時內地學歷並不被香港高校所認可,陳清泉一邊考試應聘,一邊在香港大學攻讀博士研究生課程。
1982年,陳清泉博士畢業,並留校任教於電機電子工程學系,他預判出電動汽車的發展前景,以此為研究方向,希望幫助祖國抓住機遇。他創造性地把汽車、電機、控制等技術融合到一起,形成一門全新學科。
陳清泉提出的電動汽車研究核心和總體指導思想,將汽車技術、電機技術、電力驅動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和現代控制理論有機的結合起來,為現代電動車學奠定了基礎,並多次榮獲國際性科技傑出成就獎。作為世界電動車協會的創辦人和輪值主席,他被譽為“電動車三賢士”之一。
上世紀90年代,陳清泉設計了電動汽車HKU2001,汽車採用高能量電池和智能化的電池能量管理系統,爬坡能力十八度,最高一次充電可以行駛一百六十公里(在當時是先進的指標)。一經亮相,便引起了全球的矚目。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同年,陳清泉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科學家沒有退休”
2017年6月,80歲的陳清泉牽頭,與香港其他23位院士一起,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表達了香港科技工作者報效祖國的迫切願望和促進科技創新的巨大熱情,同時也期待國家能夠幫助解決一些影響科研發展的問題。
“我沒有想到,習近平主席這麼快就作出了重要批示,勉勵香港科技工作者融入國家建設,並責成中央有關部門予以落實國家科研經費過境香港使用等問題。”陳清泉在接受採訪時曾說,掣肘兩地科研交流的壁壘終被破除,粵港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邁上一個新的台階。
今天,86歲的陳清泉仍然在為中國的科技發展貢獻力量。在感動中國頒獎典禮的現場,他說,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夠親眼看到祖國大大小小的馬路,不單是汽車,輪船、高鐵、飛機都是電動的。
(稿件來源:中國僑網微信公眾號;ID:qiaowangzhongguo;資料來源:央視新聞、央視網、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官網、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徐文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