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低碳轉型離不開研發創新
http://www.CRNTT.tw   2023-03-08 18:10:41
  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據21世紀經濟網報道,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

  在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道路上,化工行業扮演著重要角色。沙特基礎工業公司(SABIC)副總裁兼北亞區總裁李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書面專訪時表示,化工行業是一個可以通過對碳進行捕捉、加工、轉化等,在利用碳元素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為減少碳排放提供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行業。

  他強調,化工企業與其“談碳色變”,不如充分挖掘技術潛力,通過清晰的頂層設計和持續的技術創新尋求增長與減碳之間的平衡點,引領產業的低碳發展。

  SABIC是世界知名的多元化化工企業,總部位於沙特阿拉伯利雅得,該公司70%的股份由石油巨頭沙特阿美公司持有。目前,SABIC在約5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業務,產品涵蓋化學品、通用及高性能塑料、農業營養素和鋼鐵等。

  李雷向記者介紹,SABIC自上世紀80年代進入中國市場,40年間,由一家商務代表處擴展至大中華區的17個城市,同時布局研發中心、客戶服務中心,在上海、廣州和重慶建有三家工廠,并在天津和福建分別成立了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和福建中沙石化有限公司兩家合資公司。他稱,SABIC不斷拓展的業務版圖和持續穩健的財務表現,側面反映出中國市場的旺盛活力與中國經濟的澎湃動力。 

  對於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李雷認為,隨著經濟活動和流動性的逐步恢複,相信市場開放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市場的經濟活力會得到更大釋放,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中國市場會為包括SABIC在內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機遇。 ”他表示。<nextpage>

  中國是SABIC最具戰略性的石化市場之一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其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對於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前景,你有何期待?

  李雷:在過去一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21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增速達3%,在世界幾大主要經濟體中表現亮眼。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複雜嚴峻背景下,中國經濟複蘇與發展仍取得如此積極的成效,得益於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有效貫徹落實各項政策措施,釋放了經濟的巨大潛力和動能。中國政府在持續優化外資企業的市場准入、投資以及營商環境方面的一系列政策,讓包括SABIC在內的在華企業深刻感受到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

  2023年,隨著經濟活動和流動性的逐步恢複,相信市場開放水平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市場的經濟活力會得到更大釋放,為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發展奠定良好基礎。目前,中國市場的營收約占我們全球營收的20%。放眼未來,SABIC將繼續投資中國。我們堅信,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向好,中國市場會為包括SABIC在內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廣闊的發展機遇。 

  《21世紀》:在綠色經濟成為發展趨勢的今天,SABIC對在華業務以及投資策略采取了哪些調整?

  李雷:當前,可持續發展已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主旋律。而中國是SABIC推進全球部署過程中最具戰略性、活力性和發展前景的石化市場之一。在這個重要的戰略市場,SABIC將進一步聚焦材料創新和應用開發,憑借以定制化解決方案為導向的科技創新,因地制宜地助力廣大本地客戶在5G通信、電動汽車、光伏發電、化學及物理回收等多個領域的可持續發展。

  低碳轉型離不開研發創新<nextpage>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我們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穩步推進節能降碳。統籌能源安全穩定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你認為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有哪些關鍵要素?

  李雷:在當前的社會、經濟基礎與體制環境下,我們所討論的“碳中和”并不是指碳的完全消失——中和是一個化學名詞,例如“正負中和”、“酸碱中和”,也就是說我們要達到的最終目標是讓使用、排放和吸收的二氧化碳達到平衡。 

  基於此,我認為要達成碳中和目標,在首先做好頂層設計後,最需要的是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包括工業生產、社會消費、廢棄物管理、可循環使用材料的推廣應用等多個環節。作為價值鏈中的一員,SABIC致力於為碳中和做出貢獻,我們也從自身運營出發制定了減碳路綫圖,力爭2050年前在自身運營可控範疇內實現碳中和,同時通過不斷拓展減碳領域的創新技術和解決方案,攜手合作夥伴共同減少整個價值鏈的間接排放。

  《21世紀》:政府工作報告在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提出,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繼續下降,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生態環境質量穩定改善。你認為化工行業應如何助力“控制化石能源消費”?

  李雷:在全球經濟持續複蘇的今天,化工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其市場需求將進一步擴大。而化工行業要想完成高質量、低碳排的轉型升級,首先離不開研發創新能力。這需要中國的化工企業將更多精力投入到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運營、企業管理等環節當中。

  比如,我們正積極推進碳捕獲、利用和封存 (CCUS) 技術的應用。我們位於沙特的二氧化碳捕集和處理工廠每年可捕捉利用高達50萬噸的二氧化碳,相當於種植1100多萬棵樹木。同時,我們正與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就CCUS開展合作研究,為CCUS在中國的應用尋找更多的技術選擇。<nextpage>

  “碳”作為許多材料的基礎,是人類生活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元素之一。事實上,化工行業是一個可以通過對碳進行捕捉、加工、轉化等,在利用碳元素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為減少碳排放提供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行業。我認為,化工企業與其“談碳色變”,不如充分挖掘技術潛力,通過清晰的頂層設計和持續的技術創新尋求增長與減碳之間的平衡點,引領產業的低碳發展,這也是SABIC一直以來努力的方向。

  全球化潮流仍是歷史的必然 

《21世紀》:之前你曾提到化工行業正面臨三大挑戰,包括貿易保護主義、產業空心化以及產能過剩。在全球市場仍充斥不確定性的今天,你認為行業挑戰有發生變化嗎? 

  李雷:前不久,德勤發布了《2023年全球化工行業展望》報告,其中指出,新產業政策、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偏好、供應鏈挑戰和經濟不確定性將是未來一年全球化工行業面臨的關鍵問題,我認為這一判斷還是比較客觀的。

  首先,隨著國際社會對可持續發展的積極響應,終端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隨之發生改變,這將要求化工行業在產品質量、可持續性等方面進一步精銳技術、提升水平,以滿足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此外,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仍未完全消失,加之地域衝突引發歐洲能源危機,全球化工行業仍需付出更多努力來保障供應鏈的穩定與韌性。<nextpage>

  新形勢下的新挑戰,是客觀且緊迫的,這要求我們的應對也必須是堅定且及時的。在我看來,無論面對涉及自身的議題,還是外部幹擾與影響,我們都必須堅持創新和協作。具體到中國市場,SABIC希望積極發揮所長,通過科技創新補足高精尖、高附加值核心技術上可能存在的短板;同時進一步加強與上下游供應商及客戶的協同合作,穩定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助力中國化工行業加速轉型升級。

  《21世紀》:近年來,“逆全球化”、“脫鈎斷鏈”等雜音有所增加,你對此有何看法?

  李雷:我相信,在全球化發展的今天,世界不會退回到彼此分割、相互封閉的狀態,全球化潮流仍是歷史的必然。因此,全球合作勢在必行。在此過程中,各行各業需要目光長遠,破除行業壁壘,加強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和跨區域合作,實現政府、企業、行業的高效協同和資源的優勢互補,共同為全球經濟的複蘇和增長提供強大動力。

  以化工行業為例,針對氣候變化、能源緊張等挑戰,行業必須緊密協作,加強技術研發,優化產業布局,共同推進能源轉型與低碳發展。在市場複蘇的道路上,我相信化工行業作為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將繼續為世界以及中國帶來發展的新動能和新機遇。

          
】 【打 印】 【評 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