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大會共設置“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互聯網”和“太空政策”四大專題分論壇。2月26日的會議為哈佛大學主場,設“互聯網”與“太空政策”專題分論壇。
2月26日第一場專題分論壇聚焦於網絡空間。參加對話的兩位嘉賓分別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汪曉風及復旦發展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員姚旭。討論期間,兩位嘉賓就中美網絡合作的分歧與管控、數據安全的界限把控與挑戰各自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兩位嘉賓都認為,中美網絡方面的合作致力於在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妥善管控分歧的基礎上開展。兩國對網絡空間屬性的不同界定導致了兩國在網絡空間治理上的分歧,進而反映在對涉及兩國重大利益事件的處理中。隨著網絡空間本身從技術、經濟領域逐步拓展到社會、政治、軍事領域,兩國日益將網絡空間視為各方利益、國家利益和重大關切,網絡空間的重要性和活躍度不斷上升。中美在這一領域的合作正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網絡問題對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管控分歧、促進合作至關重要。對於分歧的解決,首先要通過交流對話縮小認知差異;其次,要通過回顧歷史恢復先前的合作項目;最後,中美雙方要創新構建新型合作模式。
2月26日第二場專題分論壇聚焦於太空政策。參加對話的四位嘉賓分別為上海社科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張茗研究員、復旦大學發展研究院江天驕副研究員、美國商務部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商用遠程遙感咨詢委員會Brian Weeden先生和波士頓大學法學院Alissa Haddaji教授。四位嘉賓首先圍繞當前中美在太空領域的總體關係進行了討論,部分嘉賓從外空國際法的角度切入探討了外空穩定的可能性,《外層空間條約》確立的有關外層空間活動的原則對於各國和平探索和利用外空活動有一定指導意義。而在過去幾十年的太空活動中,這些原則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國際社會仍需要做出的努力。當前太空競爭正在成為大國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和美國在這個領域的合作還是相當困難的。另有部分嘉賓從國際關係的角度討論了中美兩國在太空領域內互動面臨的挑戰與可能的破局之路。在此基礎上,四位嘉賓進一步探討了中美在太空科研、地外行星探測、太空殘骸治理等方面合作的可能性。嘉賓們提到,在《沃爾夫修正案》等法規限制中美雙邊合作開展的情況下,雙方航天機構可嘗試在多邊機制下建立協作。
問答環節中,有美方學生詢問商業化航天和私營企業參與會對外空治理產生的影響。嘉賓們認為,一方面需要認可私營部門對太空事業發展做出的重大貢獻,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考慮到大量私營部門參與後可能造成的軌道擁擠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