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3日電/雷鋒精神發祥地遼寧撫順“百姓雷鋒”追訪記
躺在木板上28年的農民袁存泉寫小說、開網店、助學助殘、幫助村民打通外面的世界;幹了20多年鉗工的刁克劍,硬是靠著一股鑽勁成為大國工匠、企業信息研發領頭人;外賣小哥盧旭東為打通救火通道呼號,送外賣不忘背著急救箱隨時幫助路人;1978年開始帶頭成立學雷鋒小組,年近90歲的姚恩亮在寒風中一筆筆書寫小區的宣傳板報,這個板報他已經寫了22年……
借用一篇讚美英雄的名篇裡的名句:“在撫順的每一天,我們都被一些東西感動著,我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縱奔流著。”
這些人是這座城市的普通百姓,做著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他們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百姓雷鋒”。
作為雷鋒精神發祥地,2006年,撫順開始評選“百姓雷鋒”,將樹立典型的目光投向普通人的道德生活,至今已連續開展了17屆“百姓雷鋒”評選活動,共評選出175位“百姓雷鋒”個人和55個“百姓雷鋒”優秀團隊。
17年來,這些普通百姓登上舞台,享受鮮花和掌聲;他們如同美麗的繁星點亮了這座城市;他們所形成的道德力量,不斷影響著這座城市的社會風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