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能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文章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提升國內產業鏈全鏈條綠色低碳發展能力,有力地促進了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2016年工信部等部門發布《綠色製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將綠色供應鏈納入綠色製造標準體系之中。同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於開展綠色製造體系建設的通知》,推動汽車、電子電器等行業上下游企業實現綠色發展。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明確倡導建設綠色供應鏈。2021年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工作的通知》,引導督促企業選擇綠色供應商、實施綠色採購,針對重點行業積極打造綠色供應鏈。商務部等部門發布《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範創建工作規範》,明確要求示範城市、示範企業在加快供應鏈綠色發展上發揮引領、示範作用。
實現產業鏈供應鏈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全球發展面臨的共同要求,但在全球產業鏈分工背景下,由於涉及多樣化的利益主體、涉及上下游等多個環節之間的協調,導致實現綠色低碳發展面臨著一系列難題。在全球產業鏈分工早期,隨著發達國家環境要求的提升,跨國公司往往把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高的生產活動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但隨著全球對綠色低碳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跨國公司也逐步將綠色標準納入其供應鏈體系,一批中小企業被排除到綠色供應鏈體系之外,由此導致其產業鏈供應鏈的綠色低碳發展面臨著技術的制約。中國在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時,通過發揮示範城市、示範企業的引領、示範作用,發揮核心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推行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低碳脫碳管理,推動供應鏈的綠色、低碳脫碳監管,推動綠色、低碳脫碳物流體系建設,推動綠色消費市場的培育,推動逆向物流體系建設等,塑造綠色低碳體系化能力,促進全鏈條銜接、全方位提升、多主體協同,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對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本質要求。
4.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文章強調,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保障本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以實際行動深化產業鏈供應鏈國際合作,讓發展成果更好惠及各國人民。
20世紀90年代以來,信息技術的發展、交通運輸成本的下降等生產力因素的變化,推動國際分工日益深化,產業鏈分工日益複雜,供應鏈超越了國家邊界,各國之間經濟關係相互嵌套加深,相互影響加深。一個國家的產業鏈供應鏈出了問題,必然會影響其他國家乃至波及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一些環節出了問題,必然在整個鏈條上引起連鎖反應,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日益凸顯。但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治理體系受零和博弈、冷戰思維的影響,全球共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公共產品屬性的意願不強、能力不足。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急劇增加的一個主要根源,就在於在產業鏈供應鏈全球治理體系的構建過程中,沒有充分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特別是近年來,美國政府以維護所謂的國家安全為借口,全面推進所謂的“增強供應鏈韌性”戰略,利用其在部分產業中的結構性優勢,把美國利益凌駕於其他國家之上,把全球產業分工收益優先美國化,人為破壞了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造成衝擊。中國堅定不移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的公共產品屬性要求,符合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體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對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