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份,我們的‘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也順利賠付,共產生賠付金額128.6萬元,有效規避膠價交易波動風險。”邢福順說,白沙自2017年開出天然橡膠“保險+期貨”全國第一單後,2018年至2021年逐年擴大天然橡膠“保險+期貨”覆蓋範圍及投保規模,逐步實現了縣域全覆蓋。膠農參保及割膠的積極性持續高漲,橡膠棄割率從2017年的45%下降至2020年的15%。
“作為全縣橡膠產業的管理部門,我們根據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穩扎穩打,認真抓好落實,2022年發放橡膠‘雙獎勵’資金2744萬元,銷售鮮乳膠9.3萬噸,幹膠3.3萬噸,總金額3.6億元,實現膠農戶均年增收超過4000元。”邢福順說,膠賤傷農的問題終於解決了。
截至目前,白沙縣有天然橡膠加工廠3個、收購商223個和網點244個,年產幹膠近4萬噸,人均種植橡膠達6畝,橡膠在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後,成為白沙縣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之一。
套種模式增加收益
橡膠產業作為白沙縣的重要支柱產業,具有重要的經濟地位,但單一的橡膠林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當地居民的經濟需求,也無法實現橡膠林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經過不斷探索與長期實踐,橡膠林下復合生態種植成為農民增收和橡膠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
走進白沙元門鄉紅旗村委會紅衛村示範膠園,視野開闊,紅土地上田壟順坡連綿不斷,3米多高的橡膠樹苗排列在空曠的大行間兩側,田壟上鳳梨長勢喜人,菜苗鬱鬱葱葱,直立寬窄行的種植新模式與示範區域外密集的膠林對比強烈。
“我們對原有老齡殘次膠園和低產低質膠園進行更新改造,採用全周期栽培模式,因地制宜選擇優良品種,行間套種鳳梨等經濟作物。”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紅衛村委會主任練常友說,在不增加投資、不明顯減少幹膠產量和提高膠園抗風能力的前提下,改變膠林傳統行間距,優化林下光照環境,發展多元化復合經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