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珍稀魚類產卵場威脅較大的非法碼頭、非法采砂,也被納入整治重點。重慶市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任王維說,近幾年,保護區重慶段常態化開展清船、清網、清江、清岸等工作,及時遏制污水亂排、岸線亂占、河道亂建等違法違規苗頭,持續保持整治成果。
經過多年來持續不斷的治理和修復,如今,長江上游逐漸呈現出一片鳥飛魚躍、岸綠景美的景象。
禁漁護魚,魚兒有了安全的家
在長江邊長大的劉鴻,如今又回到了長江上。不過,他的身份已經由“打魚人”、古建築維修商變為“護魚人”。
2014年,在當地政府支持下,劉鴻組建了鴻鵠護魚志願隊,帶領幾十名漁民和志願者,在家鄉重慶江津的長江沿線義務巡查,協助執法部門制止非法捕魚行為。“護魚志願隊成立前那幾年,不法分子電魚猖獗,漁民經常一天捕不到幾斤魚。”劉鴻說。
過度捕撈曾是危及長江魚類生存的重要因素。為此,早在2017年赤水河流域就率先開啟禁漁模式。2020年1月起,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一年後,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上游地區監管部門大力整治偷捕行為,沿江漁民紛紛退捕上岸,珍稀魚類有了更加安全的家園。
在長江重慶江津段,鴻鵠護魚志願隊的退捕漁民發揮熟悉魚情、駕船技術嫻熟的優勢,負責水域巡護和夜間巡護,當地監管部門則在江岸安裝了25台視頻監控設備,基本實現“人防技防同步”。在重慶市永川區朱沱鎮,由長江航運公安、農業綜合行政執法、自然保護區聯合設立警務室、執法站和巡護站,進行常態化聯合監管,電魚、偷捕等違法犯罪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在赤水河主要干支流,禁漁護魚也實現了網格化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