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5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舞獅隊在茨廠街表演。(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2月18日電/春節剛過,新加坡青少年文化藝術中心主席胡剛就迫不及待地忙活起來了。他和團隊成員正在積極籌備第五屆新加坡國際武術文化藝術節。此前,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本兩年一屆的新加坡國際武術文化藝術節延遲至今年舉辦。現在,又能舉辦線下武術文化交流活動,胡剛和團隊成員幹勁十足。
自2007年旅居新加坡以來,學武出身的胡剛就一直沒離開過武術圈兒。成為新秀武術學校總教練、帶領學生參加各大國際武術賽事、擔任新加坡教育部青少年武術隊首任武術教練、創辦新加坡國際武術文化交流中心、組織新加坡國際武術文化節、擔任緬甸國家武術隊技術顧問……16年來,他為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奔走不歇,為促進國際武術文化交流積極牽線搭橋。他坦言,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快樂而充實。以下是他的自述。
成為武術教練
我是安徽人。9歲時,因為父母常年在外務工,我被送到全日制武術學校讀書,師從中國武術名家徐淑貞。2年後,我經過層層選拔,進入安徽省合肥市武術隊,接受系統訓練,正式成為一名職業武術運動員。那幾年,對我而言,比賽和拿獎就是生活的全部。2000年,我憑借所獲獎項和優異成績,順利考入沈陽體育學院,主修民族傳統體育和教育學。大學畢業後,我到安徽一所高校任教。
2007年,機緣巧合下,我到新加坡新秀武術學校幫一位師姐代課。閑暇之餘,我到處逛,慢慢愛上了新加坡的生活環境。新加坡是華人聚集的地方,也是一個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國家。在新加坡,中華文化根基深厚,熱愛武術的人很多。於是,我決定接受新秀武術學校邀請,正式成為該校武術總教練。
自己學武術是一回事,教人學武術是另外一回事。大部分學員都是零基礎。隨著學校規模不斷擴大,我研究並制定了一套規範化教學流程:教授武術禮儀、培養學員對武術的興趣、督促學員練好武術基本功、根據標準對學員學習劃級、積極引導天賦出眾的學員往職業武術運動員方向發展。
三種手型、五種主要步法、四種直擺性腿法、四種擊響性腿法、三種申曲性腿法、兩種掃轉性腿法、五種跳躍……練習武術基本功是枯燥而艱難的,需要發自內心的熱愛和鍥而不舍的堅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因材施教和鼓勵教育必不可少。我認為,武術文化的核心是積極向上和樂觀自信,有助於培養學生迎難而上的意志力。
在學生和家長的口口相傳之下,新秀武術學校的名氣越來越大,吸引了更多人前來學習武術。2007年,新秀武術學校僅有一所校舍,8名學生。現在,學校擁有14名職業武術教練,40餘所校舍。這些年,我所教學生多次代表新加坡,參加亞運會、世界武術錦標賽、亞洲武術錦標賽及東南亞運動會武術比賽等國際賽事,並獲得各項大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