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商用車“補短板”
細觀《通知》發布的背景可以發現,一方面是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同時暴露出來一系列突出問題;另一方面是2023年新能源汽車“國補”全面退出後面臨的市場波動,急需消費“挖潛”,而二者則共同指向了商用車“補短板”。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88.7萬輛,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提前完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的2025年發展目標。工信部日前表示,在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面,總體看,中國掌握了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技術,形成了涵蓋基礎材料、零部件、製造裝備等完整的產業體系,具備了支撐產品全面市場化拓展的基礎和條件,但還面臨充換電便利性有待提升、產業融合發展不夠等突出問題,同時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對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也提出更高要求。
2023年起新能源汽車“國補”政策正式退出已經對市場造成了一定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1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42.5萬輛和40.8萬輛,環比分別下降46.6%和49.9%,同比分別下降6.9%和6.3%。儘管這與今年春節較早、產銷環節工作日同步減少、銷量潛力未得到充足釋放不無關係,但“國補”退出短期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市場有一定影響也是不爭的事實。
一些業界人士認為,公共領域車輛加快全面電動化這是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退出以後,通過擴大需求推動新能源汽車保持發展勢頭的有力舉措。與乘用車相比,新能源在商用車領域的滲透率依然較低,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試點工作將為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打開新空間。
根據乘聯會發布的數據,2022年,新能源商用車銷售33.8萬輛,同比增長78.9%,滲透率達10.2%。儘管增速較快,但與乘用車相比,商用車的滲透率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通知》提出,試點領域新增及更新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顯著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環衛、郵政快遞、城市物流配送領域力爭達到80%。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說,開展公共領域全面電動化的試點將實現“補短板”的重要作用。過去,公共領域電動車成本高、價格貴,現在國家大力推動、積極發展,市場機會大、企業參與度高,因此會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相關政策還有利於打通全國統一大市場。“商用車過去部分地方‘一地一市場’,甚至‘一村一市場’。”崔東樹認為,政策的大力推廣將會把優秀車型優勝劣汰地推薦出來。
工信部表示,下一步將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統籌推動產業發展全局性工作;積極開展整車、零部件、基礎元器件、關鍵材料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交流合作,打擊投機炒作、捂盤惜售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多措並舉做好關鍵原材料保供穩價工作;嚴格生產准入管理,遏制盲目投資和重復建設;著力破解小區、高速公路“充電難”問題等。
|